您的位置:首页 >> 熱點專題 >> 其它專題 >> SBR工藝探討 >> 

SBR中進水與曝氣方式對活性污泥產率和性能影響的研究

時間:2007-07-16 來源: 作者:施力榮 Ng WenJern

  活性污泥的沉降性能與剩余污泥量對活性污泥法污水處理工藝的運行和運行費用有重要影響.影響活性污泥的沉降性能(SVI)和剩余污泥量的因素有很多,一般認為SVI、剩余污泥量主要與污水類型、污泥負荷、反應器類型有關[1][2]。在為某廠解決SBR系統曝氣反應初期溶氧低的問題時,筆者發現在SBR, SVI、剩余污泥量還與反應器的進水時間和曝氣方式有關,并做了相應的研究。

1 實驗裝置與方法

1.1 實驗裝置

  兩個直徑為19 cm 40 cm的透明有機玻璃容器作為實驗SBR反應器。有效水深30 cm,因此有效容積為8.5 L。實驗的活性污泥來源于城市污水處理廠的剩余污泥, 經半個月左右的馴化后用于正式實驗. 反應器內平均活性污泥濃度3000mg/L左右。兩個反應器平行工作,用以比較。曝氣系統由一組設在反應器底部的微孔曝氣頭、空氣管道、可調式氣體流量計、電磁閥和氣源組成。電磁閥用以切換氣源(見圖1)。各反應器設置一小型攪拌器, 47/分的慢速在反應器的進水階段及反應階段對混合液進行攪拌.

1.2 實驗方法

  本實驗是在運行周期均為6小時、反應時間為3小時,污泥負荷為Li =0.2 (d-1)和供氣總量相同的條件下,對四種運行方式進行比較:(I) 短時進水(以下縮寫為IF);(II) 30分鐘缺氧進水(以下縮寫為F30);(III) 30分鐘曝氣進水(以下縮寫為A-F30);(IV) 30分鐘缺氧進水及分級反應曝氣(以下縮寫為分級-A)。供氣總量為234升。四種運行方式的內容與時間分配為,IF2分鐘缺氧進水, 3小時曝氣反應(曝氣強度為1.3 l/min),沉淀3/4小時,撇水0.5小時;F30:缺氧進水30分鐘,反應3小時(曝氣強度同IF),沉淀1小時,撇水0.5小時;A-F30:曝氣進水30分鐘(進水、反應的曝氣強度均勻一致, 1.1l/min),其余各階段同F30的;分級-A 曝氣反應共3小時,反應階段前0.5小時,曝氣強度為2.5l/min,其后減小為0.90l/min;其余各階段同F30的。

1.3 廢水

  本實驗用醋酸和氨鹽、磷酸鹽、微量元素配置成人造廢水進行實驗。廢水BOD5 =303mg/l.

2.實驗結果與討論

  在本實驗條件下, 四種運行方式的實驗數據經統計整理, 按下列式子計算產泥率:

Yobs 

式中: Yobs--- 污泥顯產率

   So---進水基質濃度   (mg/l)               

   Se---出水基質濃度   (mg/l)

   ---每個周期排泥體積 ( l )

   X----排泥時的污泥濃度  (mg/l)           

   ----出水污泥濃度  (mg/l)

  Vf---進水體積 ( l );  本實驗為2.8l.          

  結果為, IF方式下活性污泥的產泥率為0.53,F300.48,A-F300.47,分級-A0.33. 分級-A方式下的產泥率明顯低于運行方式IFF30

2.1 從一個周期基質量的變化分析運行方式對產泥率的影響

2.一周內水中殘余 COD 變化情況

上一頁 頁碼:[1 2 3 >>] 下一頁 共3頁

打印】 【網站論壇】 【字體: 】 【發表評論】 【關閉

微水會

第十六屆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

推薦書籍


    《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作者:任南琪
    內容簡介:

    《水的再生與回用》
    作者:【美】林宜獅
    內容簡介:

合作邀請:010-88585381-805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