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熱點專題 >> 其它專題 >> SBR工藝探討 >> 

SBR法處理豆制品廢水工藝條件的研究

時間:2007-07-11 來源: 作者:金穎 費慶志

    豆制品廢水是一種典型高濃度有機廢水。目前多采用厭氧進行處理[1],但厭氧處理水力停留時間長、設備耗資大、管理要求高、且伴隨異味的產生。目前國內許多豆制品加工廠規模小,基本上是以作坊為主,分布廣,給收集和處理這類廢水帶來困難,近20年來受到普遍關注的序批式活性污泥 (SBR) 法最顯著的特點是占地面積小,適用于小水量、間歇排放的廢水[2],因此采用SBR法處理豆制品廢水比較合適。本文重點探討SBR工藝用于處理豆制品廢水的可行性及主要技術參數,考察各種因素對處理效果的影響,SBR法的實際應用提供工藝技術依據。

1 實驗材料、裝置及方法

1.1 實驗裝置

  SBR反應系統如圖1所示。反應器直徑40 cm, 220 cm,有效容積為230 L。反應器上部設計為圓柱形,底部為圓錐形,圓錐底部設置排泥管排放剩余污泥,反應器底部布置下部開孔的小氣泡擴散器穿孔管,這樣不易發生堵塞且利于氣液充分混合接觸,促進了氧的傳遞;采用下部進水,為使均勻布水且減小進水時水的擾動,采用水平方向開孔的穿孔管布水器,不設潷水器,采用進水頂出水的排水方式,在SBR池頂部設置齒型溢流堰排水。用水泵進水,液體流量計控制進水流量,采用空壓機鼓風曝氣,轉子流量計調節曝氣量。

1.2 實驗材料

  試驗用廢水均取自某豆腐廠的壓豆腐廢水,廢水中有機物濃度較高,COD值在3500050000 mg/L之間。為便于試驗研究,采用在實際廢水中加一定量自來水,配成所需的進水濃度。試驗采用進水頂出水的排水方式,進水和排水同時進行,反應結束后沉淀2,然后排水(進水)、閑置、進入下一個周期。

1.3 分析方法

  各水質指標和污泥性能指標均按常規標準方法測定[3]。

2 試驗結果與討論

2.1 活性污泥的培養馴化

1SBR反應裝置圖

  活性污泥取自大連開發區污水處理廠經PAM脫水處理之后的干污泥,將其投入SBR 池中,加入部分豆制品廢水,補充清水至預定水位,采用加入工業葡萄糖作為微生物的補充碳源,加入磷酸二氫鉀作為磷源,加入尿素作為補充氮源,按照進水濃度和池水量及公式(BOD5NP=10051)計算,加入營養液,悶曝氣兩天后沉淀2 h,然后,每天進水一次,以不同濃度的進水負荷對污泥進行培養馴化,在培養馴化期間,通過測定溶解氧保證SBR 反應池內溶解氧充足(>2.0 mg/L),水溫始終維持在17~22℃,通過投加碳酸鈉使混合液pH保持在6.5~8.5之間。經過20d的培養馴化,污泥顏色逐漸由黑色變成黃褐色,沉降性能良好,SV3025%~40%SVI70~90,出水COD 小于100 mg/L,通過鏡檢發現污泥成分以菌膠團占優勢,并且出現小口鐘蟲、輪蟲、枝蟲和漫游蟲等。表明污泥已基本馴化成熟。活性污泥培養馴化的結果如圖2所示。

2 用豆制品廢水馴化活性污泥的結果

2.2 最佳排水方式的確定

上一頁 頁碼:[1 2 3 4 >>] 下一頁 共4頁

打印】 【網站論壇】 【字體: 】 【發表評論】 【關閉

微水會

第十六屆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

推薦書籍


    《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作者:任南琪
    內容簡介:

    《水的再生與回用》
    作者:【美】林宜獅
    內容簡介:

合作邀請:010-88585381-805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