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實驗材料、裝置及方法
1.1
實驗裝置
SBR反應系統如圖1所示。反應器直徑40
cm, 高220
cm,有效容積為230
L。反應器上部設計為圓柱形,底部為圓錐形,圓錐底部設置排泥管排放剩余污泥,反應器底部布置下部開孔的小氣泡擴散器穿孔管,這樣不易發生堵塞且利于氣液充分混合接觸,促進了氧的傳遞;采用下部進水,為使均勻布水且減小進水時水的擾動,采用水平方向開孔的穿孔管布水器,不設潷水器,采用進水頂出水的排水方式,在SBR池頂部設置齒型溢流堰排水。用水泵進水,液體流量計控制進水流量,采用空壓機鼓風曝氣,轉子流量計調節曝氣量。
1.2
實驗材料
試驗用廢水均取自某豆腐廠的壓豆腐廢水,廢水中有機物濃度較高,其COD值在35000~50000
mg/L之間。為便于試驗研究,采用在實際廢水中加一定量自來水,配成所需的進水濃度。試驗采用進水頂出水的排水方式,進水和排水同時進行,反應結束后沉淀2h,然后排水(進水)、閑置、進入下一個周期。
1.3
分析方法
各水質指標和污泥性能指標均按常規標準方法測定[3]。
2 試驗結果與討論
2.1
活性污泥的培養馴化
圖1SBR反應裝置圖
活性污泥取自大連開發區污水處理廠經PAM脫水處理之后的干污泥,將其投入SBR
池中,加入部分豆制品廢水,補充清水至預定水位,采用加入工業葡萄糖作為微生物的補充碳源,加入磷酸二氫鉀作為磷源,加入尿素作為補充氮源,按照進水濃度和池水量及公式(BOD5∶N∶P=100∶5∶1)計算,加入營養液,悶曝氣兩天后沉淀2
h,然后,每天進水一次,以不同濃度的進水負荷對污泥進行培養馴化,在培養馴化期間,通過測定溶解氧保證SBR
反應池內溶解氧充足(>2.0
mg/L),水溫始終維持在17℃~22℃,通過投加碳酸鈉使混合液pH保持在6.5~8.5之間。經過20多d的培養馴化,污泥顏色逐漸由黑色變成黃褐色,沉降性能良好,SV30為25%~40%,SVI為70~90,出水COD
小于100
mg/L,通過鏡檢發現污泥成分以菌膠團占優勢,并且出現小口鐘蟲、輪蟲、枝蟲和漫游蟲等。表明污泥已基本馴化成熟。活性污泥培養馴化的結果如圖2所示。
圖2 用豆制品廢水馴化活性污泥的結果
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中國水協)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鎮水務發展戰略國際研討會指定網站 國際水協會中國委員會工作網站
全國中長期科技發展十六項專項之一、中國十六大中長期重點專項 - 中國水體污染防治重大專項發布網站
技術支持: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3-2011 版權所有 京ICP備12048982號-4
通信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號城科會辦公樓201(100835) Email:water@chinacitywater.org Fax:010-88585380 Tel:010-88585381版權所有: 水世界-中國城鎮水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