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制品在不同的加工時段所排放的廢水水質變化較大,而進水濃度的沖擊直接影響SBR反應器的去除率。一個好的處理工藝不僅應有對COD較好和穩定的處理效率,還應有抗負荷沖擊的能力。因此為了檢驗系統的穩定性,進行了抗負荷沖擊的實驗。如圖5,當進水COD在300
~2000 mg/L變化時,出水COD都可以達到一級排放標準(<100
mg/L=,說明在一定范圍內的進水COD濃度的變化對系統不造成影響。表明SBR系統耐沖擊負荷能力強,能穩定運行。其原因主要在于SBR是按周期運行的。首先,充水期能將整個周期要處理的水集中在同一反應器中,對廢水水質起了調節和均衡作用。另外,周期間是相互聯系的,這使得它們的污泥活性可以相互補償。當一個周期的負荷較大時,周期末的污泥活性降低,而在下一周期負荷較小時,污泥活性得到恢復。因此,相鄰周期間發生廢水濃度、污泥負荷的變化,可以通過污泥活性度加以均衡,從而使得出水水質較為穩定。
圖4
不同曝氣量下
COD 隨時間的變化
圖5
SBR系統抗負荷沖擊的能力
2.6
污泥濃度對COD去除的影響
去除COD并不能簡單的認為污泥濃度越高越好,而應以有機物的比降解速率來判斷合適的污泥濃度。從圖6可以看出,當污泥濃度為3714
mg/L和8000
mg/L時,兩者最終的結果沒有太大的差別,但污泥濃度較低時,對COD的降解速率要高于污泥濃度較高時,這可能是由于污泥濃度增加到一定程度時,由于水中營養物質的缺乏,導致微生物之間爭奪營養的矛盾非常尖銳,此時微生物會產生抗生素殺死近源物種。并且由于本試驗的反應器采用進水頂出水的排水方式,限定了污泥濃度不能太高,因為如果污泥濃度太高,沉淀時所占反應器的體積大,會影響出水水質,所以確定試驗中的最佳污泥濃度為4000
mg/L。
2.7
厭氧段的加入對剩余污泥產量的影響
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中國水協)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鎮水務發展戰略國際研討會指定網站 國際水協會中國委員會工作網站
全國中長期科技發展十六項專項之一、中國十六大中長期重點專項 - 中國水體污染防治重大專項發布網站
技術支持: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3-2011 版權所有 京ICP備12048982號-4
通信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號城科會辦公樓201(100835) Email:water@chinacitywater.org Fax:010-88585380 Tel:010-88585381版權所有: 水世界-中國城鎮水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