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水生高等植物凈化污水研究的探討

時間:2008-11-28 來源: 作者:

  1.4.4生化作用

  植物凈化污水的過程中生化作用也起到很大作用,這方面已有大量的研究。光合作用產生的O2和大氣中的O2直接輸送到植株各處,并向水中擴散,一方面根系通過釋放O2,氧化分解根系周圍的沉降物;另一方面使水體底部和基質土壤形成許多厭氧和好氧小區,為微生物活動創造條件,進而形成“根際區”。這樣,植物代謝產物和殘體及溶解的有機碳給濕地中的菌落提供食物源;同時,大量微生物在基質表面形成灰色生物膜,增加了微生物的數量和分解代謝的面積,使植物根部的污染物(富集或沉降下來的)被微生物分解利用或經生物代謝降解過程而去除。富營養化水體中,也可依靠水生植物根莖上的微生物使反硝化菌、氨化菌等加速NH3-NNO2-NNO3-N的轉化過程,便于水生植物的吸收與利用,減少底泥向水體中的營養鹽釋放。

  1.4.5對浮游藻類的競爭抑制作用

  富營養化嚴重的水體中,藻類瘋長,水質惡化。栽種水生植物后,同浮游藻競爭營養物質以及所需的光熱條件,同時分泌出抑藻物質,破壞藻類正常的生理代謝功能,迫使藻類死亡,以防止其帶來的毒素。這樣可以提高水體透明度,改善水中的DO含量,促進沉水植物與共生菌的生長,進一步凈化水質。

  1.5植物凈化效應的影響因素

  1.5.1凈化植物的選擇

  凈化污水的高等植物有許多,常見的有鳳眼蓮、水花生、香蒲等,但考慮到具有較高的凈化率、低成本、耐沖擊負荷等因素時,需選擇出理想的凈化物種來。華南環科所進行了2年的實驗,對華南地區11種高等水生植物從凈化能力、抗逆性、管理難易、綜合利用價值和美化景觀等5項方面綜合評價,篩選出黑藻和假馬齒莧為較優凈化物種。因此可見,植物凈化能力大小關系到凈化效率的高低。

  1.5.2廢水pH值的大小

  pH值不同,廢水能植物的生長狀況影響不同,進而影響其凈化效率。用水葫蘆、水花生等7種草本植物凈化酸性造紙廢水結果表明,廢水的pH值最低不能低于5.84,否則植物的生理機制受損,凈化功能下降,導致植物不能很好地吸收重金屬。

  1.5.3廢水的性質

  廢水中有機污染物濃度高低、NP含量大小以及污染物是否易降解等性質,對植物凈化效率而言很重要。如鳳蓮處理煉油廢水實施運行最佳條件為:65mgL 1.5.4凈化時間

上一頁 頁碼:[<< 1 2 3 4 >>] 下一頁 共4頁

打印】 【網站論壇】 【字體: 】 【發表評論】 【關閉

微水會

第十六屆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

推薦書籍


    《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作者:任南琪
    內容簡介:

    《水的再生與回用》
    作者:【美】林宜獅
    內容簡介:

合作邀請:010-88585381-805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