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水凈化生態工程的典范---成都活水園

時間:2006-11-22 來源: 作者:

  公園里的本地植物營造了一個很好的生境,引來了城市里罕見的鳥和蟲。公園的每個角落都是孩子們覓寶探險的好去處。經?梢娝麄兓蚬蚧蚺吭谙吝叄堄信d趣地觀察水里的昆蟲和魚類。這種在全世界范圍內著意提倡的兒童好奇心,在中國的其他公園并不多見,活水園則成功地滿足了孩子們尋找第一手自然的需求。

  魚池東面是通向河岸的草坡。由于設計師的巧妙構思,人們自然而然產生強烈的走到河邊的愿望。景觀設計師與市政工程師商議,拆除了原有的防洪墻,建了臺階式親水平臺,也具有防洪隔離功能。

  園路從第二個池塘起將游人引入藤蔓依垂的林蔭道,突然豁然開朗,來到一個陽光燦爛的生物水凈化中心景點——濕地景觀。約有十來個不同深度的池塘,配置了能清潔水體的水生植物。環繞最大的魚塘人們在樹蔭下休憩,圍坐礫石野餐,茶室區品茗閑談,好幅悠然自得的景象!

  人工濕地塘床生態系統為活水園水處理工程的核心。由6個植物塘、12個植物床組成。污水在這里經沉淀、吸附、氧化還原、微生物分解等作用,達到無害化,成為促進植物生長的養分和水源。此外,對系統中的植物、動物、微生物及水質的時空變化設有幾十個監測采樣管,便于采樣分析,為保護濕地生態及物種多樣性的研究提供了實驗場地。有較高的科技含量和研究價值。人工濕地的塘床酷似一片片魚鱗,呼應了公園的總體設計。其中種植的漂浮植物有浮萍、紫萍、鳳眼蓮等;挺水植物:蘆葦、水燭、茭白、傘草等;浮葉植物:荷花、睡蓮;沉水植物:金魚藻、黑藻等幾十種,與自然生長的多類魚、昆蟲和兩棲動物等構成了良好的濕地生態系統和野生動物棲息地。既有分解水中污染物和凈化水體的作用,又有很好的知識性和觀賞性。

  活水園的設計師強調這里的景色仿佛就是長在那里,有“屬于它自己的生命”;钏畧@為900萬市民提供了一個集環境教育和休閑為一體,生態環境優化的城市公園。公園對保護生態環境的教育功能無所不在,寓教于樂,融化在游人賞景、休閑、尋找自然的行為中。

  活水公園的市政水凈化工程是很好的環境教育范本。在市中心營景結合水處理,在世界上也是少見的。生態水凈化的過程刺激好奇的人們去探究科學和自然環境的奧秘。雕塑、溪泉和其它設計元素激起審美的情趣。林蔭道、茂密的樹,清澈的水、碧綠的草坪,令市民盡情呼吸新鮮甜美的空氣,享受大自然的惠澤。

  活水園最重要的使命在于透過每一個設計要素,增強市民的環境保護意識。設計師并不是再建自然,而是將公共環境藝術揉合于保護自然之中。

 

上一頁 頁碼:[<< 1 2 ] 下一頁 共2頁

打印】 【網站論壇】 【字體: 】 【發表評論】 【關閉

微水會

第十六屆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

推薦書籍


    《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作者:任南琪
    內容簡介:

    《水的再生與回用》
    作者:【美】林宜獅
    內容簡介:

合作邀請:010-88585381-805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