稠油采出水的人工濕地塘床處理系統設計
時間:2008-01-15 來源: 作者:籍國東,孫鐵珩,郭書海,馬學軍,李陪軍
主要技術參數:?
平均流量為10000m3/d,表面負荷為0.82m3/(m2·h),水力停留時間為24h。?
②
調節池?
設調節池1座,承接隔油池出水。?
主要技術參數:?
有效長度為15m,有效寬度為14.6m,有效水深為1.5m,有效容積為386.4m3,池底設100mm蒸氣管。?
③
氣浮單元和砂濾池?
調節池出水的含油量和懸浮物濃度仍然很高,為了去除這部分物質采用由兩臺處理量為50m3/h的壓力浮選機串聯組成的二級氣浮工藝。氣浮所用浮選劑選用以聚合氯化鋁為基質的陰離子絮凝劑和陽離子PAM助凝劑。一級氣浮中投加較高濃度的陰離子絮凝劑和少量陽離子助凝劑,以大量削減殘余的油和懸浮物量。二級氣浮的藥劑投量降低,并將陽離子助凝劑控制在不影響后續生物處理的范圍內。設5座砂濾池,均采用夾層式結構,中間放石英砂,廢水通過鋼筋混凝土穿孔墻進入砂濾池。?
砂濾池主要技術參數:有效水深為2m,池底設100mm蒸氣管,設計過水斷面為360.8m2,設計濾速為0.12m/h,設計反沖洗強度為14L/(m2·s)。?
、
厭氧塘?
厭氧塘的引入主要是改變廢水的COD組成,使其可生化性增強,為下一階段的處理創造有利條件。設厭氧塘1座,內坡及塘底鋪設10cm厚的鋼筋混凝土水泥預制件并加防水劑防滲
。?
厭氧塘主要技術參數:?
有效面積為3600m2,有效水深為5m,水力停留時間為22.5d。?
⑤
冬貯兼性塘?
冬貯兼性塘具有雙重功能,一方面作為廢水處理單元,具有天然生物塘的主要特征[1],并輔以規范、標準的工程措施。廢水在塘內利用藻類供氧和自然復氧等凈化過程,大大降低廢水處理的運行費用,加上構筑物簡單(可利用原有養魚塘),投資省、運行管理方便;另一方面作為冬貯塘,解決了廢水處理廠連續運行和人工蘆葦濕地間歇運行之間的矛盾。該工程設冬貯兼性塘3座,總有效面積為31600m2,有效容積為77597m3,表面負荷為0.0013m3/(m2·h),內坡及塘底鋪設10cm厚的鋼筋混凝土水泥預制件并加防水劑防滲。?
冬貯兼性塘Ⅰ主要設計參數:?
有效面積為11050m2,有效水深為2.5m。
冬貯兼性塘Ⅱ主要設計參數:?
有效面積為10275m2,有效水深為2.5m。
冬貯兼性塘Ⅲ主要設計參數:?
有效面積為10275m2,有效水深為2.5m。
、
人工蘆葦濕地?
人工濕地廢水處理系統的優勢在于生長于其中的植物和與其相適應的微生物。廢水從生長有植物的介質中流過,從而產生過濾、沉淀、吸附等物理作用及污染物與基質間多種形式的化學反應,同時植物生長還有對污染物的吸收和同化作用,并且通過根莖葉向水體與基質層供氧,使周圍的多種微生物在厭氧、兼氧、好氧等復雜狀態下消化降解污染物。它是污水土
地處理系統中應用最為成功、最為廣泛的成熟技術,是廢水傳統處理的革新(替代)技術。孫
鐵珩教授等進行的濕地處理研究結果表明[2~4],采用該項技術處理油田采出水,對礦物油的凈化率達到80%以上,對COD的去除率也在70%以上,這就為該工程引入人工蘆葦濕地系統提供了重要的依據。?
上一頁
頁碼:[<< 1 2 3 >>]
下一頁
共3頁
更多關于 稠油采出水的人工濕地塘床處理系統設計 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