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熱點專題 >> 其它專題 >> 關注國內水資源 >> 現狀討論 >> 

沿黃地區正擴大引黃設施建設解決缺水危機

時間:2008-10-28 來源:大河網—大河報 作者:

    據分析,在南水北調工程生效前,我省還有約20億立方米的黃河水資源潛力,如不盡快開發利用,放棄低成本的黃河水而尋求高費用的南水北調水,不僅不符合經濟規律,而且有可能導致我省黃河水資源的永久流失。

  河南加入“搶水”隊伍

    我省實際引黃河水量指標沒有用完,而同期山東、寧夏、內蒙古等省區不但用足甚至用超了國家分配的引水指標,而且還向黃委會一再申請增加引水指標,與我省形成巨大反差。

    近年來,我省沿黃部分地區對引黃用水的意識開始覺醒,已經加入“搶水”大軍。

    鑒于引用黃河水的巨大效益,開封市委、市政府在財政并不富裕的情況下,于今春投入380多萬元,對柳園口22公里長的總干渠進行了清淤,40萬畝農田得以灌溉,新增水稻種植面積7萬畝,投入與產出的比例為1∶20。

    開封引黃供水與城市用水和旅游相結合。目前,開封水系一期工程建成了風景秀麗的廣濟河,把龍亭湖與鐵塔湖連接起來。連通龍亭湖與包公湖的開封水系二期工程正加緊施工。

    商丘是農業大市,糧食主產區,這也得益于引黃工程。

    2004年建成的長垣引黃供水工程,是河南黃河河務局成立供水局后建設的第一個城市供水工程,其所采取的“分工建設、獨立經營;預交水費、用量保底;優水優價、各方共贏”的創新做法,改變了以往黃河河務部門有水難供、水費難收、工程難建的困境。據悉,這一模式,在此后的溫縣引黃補源、洛陽石化供水、武陟引黃補源、濮陽城區供水等工程中相繼運用。

    今年1月10日,投7000多萬興建的溫縣引黃補源生態治理工程正式投入生產運行,黃河水首次流進溫縣城。溫縣縣委書記董安民說:“黃河千年流、萬年流,流走的是資源,留下的是遺憾,今天西渠正式通水,溫縣守著黃河缺水吃的日子從此一去不復返了。”

上一頁 頁碼:[<< 1 ...2 3 4 5 6 7 >>] 下一頁 共7頁

打印】 【網站論壇】 【字體: 】 【發表評論】 【關閉

微水會

第十六屆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

推薦書籍


    《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作者:任南琪
    內容簡介:

    《水的再生與回用》
    作者:【美】林宜獅
    內容簡介:

合作邀請:010-88585381-805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