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熱點專題 >> 其它專題 >> 關注國內水資源 >> 現狀討論 >> 

陜西長江缺水狀況及水資源等趨勢分析

時間:2008-10-28 來源:中國水利水電市場 作者:龐雷

    長江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890.7mm,多年平均地表徑流深422.8mm。水量季節變化大,5-10月汛期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80%以上,汛期徑流量占全年徑流量的76-80%。而汛期的降水多集中于幾場大暴雨,大部分的徑流亦為暴雨所形成,有限的天然水資源大多以洪水的形式被白白的流走,只有12%的水資源通過工程控制利用,在作物生長3-5月關鍵季節,往往干旱少雨,造成區域性農業缺水,也是長江流域缺水的主要原因,形成長江流域的工程性缺水。

    二、水資源量變化趨勢分析

    近十幾年來長江流域各河流的水量在減少,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可是減少幅度的劇烈程度是我們所不及的,下面就長江流域降水量、地表徑流量、主要河流控制實測徑流量、地表水耗水量1956-2000年的變化趨勢及水質污染狀況作以分析,以便了解長江流域水資源變化趨勢,對陜西長江流域近期的水少有更深、更具體的認識。

    1.水量、地表徑流量變化趨勢分析

    采用近期水資源評價成果,統計并繪制了長江流域1956-2000年降水量、地表水資源量年際變化過程線及各時段平均降水量、地表水徑流量距平圖(見表1、圖1)。

    從圖1(略)和表1(略)中可知:在各統計時段中,80年代最豐、依次為60年代、50年代、70年代、90年代,即1991-2000年平均降水量、徑流量最小、減幅最大,地表徑流量比多年平均徑流量減少了29%。90年代平均降水量、徑流深比豐水期的80年代減少200mm左右,比多年平均地表水資源量少了三分之一的水量。

    2.主要河流實測徑流量變化趨勢分析

    統計并繪制了長江流域三條河流主要控制站實測徑流量過程線及各時段的實測徑流量距平圖。

上一頁 頁碼:[<< 1 2 3 4 5 >>] 下一頁 共5頁

打印】 【網站論壇】 【字體: 】 【發表評論】 【關閉

微水會

第十六屆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

推薦書籍


    《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作者:任南琪
    內容簡介:

    《水的再生與回用》
    作者:【美】林宜獅
    內容簡介:

合作邀請:010-88585381-805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