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是建立系統的節水制度。形成節約用水的習慣,必須有系統的制度作保證。必須建立起一整套法律法規制度,從《水法》、《水資源保護法》、節約用水法,到各種制度辦法,各種民約公約,明確人們對水的各種具體規范和要求,把節水要求規范到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及各個環節。制度建設重在落實,關鍵是將各項制度付諸行動。要采用法律的、經濟的、行政的、科技的、工程的等多種手段來保證各項規章制度的執行和落實,引導在全社會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保護生態環境的節約水資源的消費模式。政府要出臺建設節水型社會的方針政策,并對法規制度的執行情況進行嚴格的監督、獎懲。尤其水利行政和涉水部門,應該堅決地運用已有的《水法》和《水資源保護法》等法律武器,制裁那些嚴重浪費、污染水資源的犯罪行為。要運用好經濟手段,建立“超用加價,節約有獎,轉讓有償”的價格激勵機制,發揮價格促進節水的杠桿作用。還要利用科技手段,大力研究推廣節水型器具。
只要我們將多種手段緊密結合起來,多管齊下,寶貴的水資源就一定會得到合理利用,全社會的文明程度就一定會不斷提高。人是有惰性的,在用斷放水沖淋等。好習慣并非自然而成的,節水制度建設必須加強針對性,有利于用制度來控制和克服不良用水習慣。隨著一個個不良用水習慣的被克服、被好習慣所取代,我們就會逐步形成節水文化,建成節水型社會。
運用科學的節水器具水方面尚存在著一些不良的用水習慣。例如,農業生產中的大水漫灌,日常生活中的長流水,在洗漱、洗菜的時候,開著水龍頭任清水長流,淋浴時間過長且不間。節水需要一定的物質支撐,需要一定的科學技術支撐。采用高科技手段節水、購買和使用節水器具,也是建設節水型社會的重要物質條件,是節水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科技含量高的節水器具節水效益明顯,比如節水龍頭,靈敏的控制開關可以根據需要調整出水量,縮短水流時間,節省用水量。節水器具種類繁多,如節水洗碗機、節水洗衣機、節水水箱、節水龍頭、節水馬桶等。一般說來,節水型器具可節省用水30%左右。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節水器具的研究開發和生產推廣越來越成為重要的節水措施。相關調查顯示,目前我國居民家庭節水器具的總普及率還很低。我們應該制定節水器具普及的目標,采取一系列優惠措施,促進提高節水器具的使用率。節水管理部門應會同質量監督檢驗部門分批確認“節水型用水器具名錄”和“明令淘汰用水器具名錄”,向社會公布。還應采取多種形式,交流節水型器具的使用方式和經驗宣傳推廣節水型產品。
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中國水協)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鎮水務發展戰略國際研討會指定網站 國際水協會中國委員會工作網站
全國中長期科技發展十六項專項之一、中國十六大中長期重點專項 - 中國水體污染防治重大專項發布網站
技術支持: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3-2011 版權所有 京ICP備12048982號-4
通信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號城科會辦公樓201(100835) Email:water@chinacitywater.org Fax:010-88585380 Tel:010-88585381版權所有: 水世界-中國城鎮水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