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熱點專題 >> 其它專題 >> 關注國內水資源 >> 現狀討論 >> 

資源短缺型社會應該倡導“節水文化”

時間:2008-10-28 來源:資源網 作者:李德山

    如何養成節水習慣,形成節水文化呢?應該在以下幾個方面下功夫。一是樹立良好的節水意識。觀念是行動的先導,樹立和強化節水意識是養成節水習慣、形成節水文化的基本途徑。只有在全社會形成良好的節水意識,科學用水,節約用水,文明用水,才能以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支撐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首先,要有水資源憂患意識。長期以來,人們認為水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浪費水的現象非常普遍。其實,我國水資源嚴重匱乏,不但人均量低,地區分布不均,年內變化莫測,而且年際差別很大,浪費嚴重、污染嚴重等。必須進一步提高公眾對我國水情的認識,了解我國水資源短缺的嚴峻形勢,增強水資源的憂患意識,科學合理地開發利用水資源,努力倡導節水行動,建設節水型社會,以節約用水來應對水危機。

    其次,要樹立水資源的保護意識。保護是最大的節約,污染是最大的浪費。要有保護水資源就是保護人類自己的思想,要了解人與水、社會與水這種自然環境重要因素的關系,清晰各種有毒有害物質排入水中、污染水資源的嚴重后果,自覺采用健康文明的生產、生活方式,自覺愛護、保護水資源,維持河流健康生命。還要樹立愛水惜水、節約用水的文明意識。節約用水要從愛水、惜水做起,牢固樹立愛生命之源,惜點點滴滴、節約水光榮,浪費水可恥的理念,增強節水是每個公民的義務、節水是為環保做貢獻的觀念,增強節約用水的責任意識和道德意識。要讓人們認識到愛水惜水、節約用水是一種有遠見的文明行為,是一種對子孫后代負責任的生活態度,是一個社會或個人文明程度提高的標志,是一個社會或個人應該達到的高境界。如果達到了這個境界,不但浪費水的現象會大大減少,而且全社會的文明程度也會上一個大的臺階。

    三是營造良好的節水氛圍。要在全社會營造良好的節水氛圍,形成強力的磁場效應,使身處其中的每一個人都受到一種春風化雨般的影響和熏陶,自覺地節約用水。要加大宣傳教育力度,宣傳黨和政府的節水政策法規,宣傳建設節水型社會的意義,宣傳推廣好的節水辦法和經驗。要向人們宣傳水法律法規,營造依法用水、依法節水的氛圍,讓人們的水憂患意識、水法律義務、節約用水行為轉化為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轉化成愛水、惜水、節水的良好社會風氣。要強化激勵措施,對節約用水好的單位和個人,給予精神表彰和經濟獎勵,引導人們自覺節約用水,實現節水文明。要強化節水道德建設,有針對性地開展節水方面的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教育。要將水文化列為我國公民基本文化道德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開展水文化教育活動。水文化教育是一種具有廣泛意義的科學普及教育,要以社會的全體成員為教育對象,動員全民提高節水意識,全方位參與節水型社會建設。要逐步建立與節水型社會密切相關的社會規范、習俗、慣例和道德準則,促進形成人人節水的良好社會氛圍。

上一頁 頁碼:[<< 1 2 3 4 >>] 下一頁 共4頁

打印】 【網站論壇】 【字體: 】 【發表評論】 【關閉

微水會

更多關于 資源短缺型社會應該倡導“節水文化” 的資料

    第十六屆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

    推薦書籍


      《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作者:任南琪
      內容簡介:

      《水的再生與回用》
      作者:【美】林宜獅
      內容簡介:

    合作邀請:010-88585381-805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