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危機!1999年,環境保護人士馬軍通過其著作《中國水危機》響亮喊出這個口號,自此,中國全社會求解水危機的意識迅速覺醒,實踐漸次深入。
1999年的新年多少有些難過。1998年,長江、松花江流域爆發大洪水,幾乎演變為全國性危機。馬軍在《中國水危機》中直言,大洪水與生態退化直接相關。嚴峻的現實驗證了人口、資源、環境之間的科學邏輯。
洪水只是中國水危機的集中性表現。缺水和水污染才是每個國人日日面對的困境。根據多位水資源專家的分析結果,中國的缺水矛盾自20世紀70年代起就在國內多個地區蔓延發展。至21世紀,全國性干旱愈演愈烈。1999年—2001年連續三年發生嚴重旱災,旱情一度波及全國二十三個省區。此時,人們才猛然意識到,“缺水已經上升為中國水資源的首要矛盾。”
另據不完全統計數據,全國600多個城市中,缺水城市達400個,日缺水約1800萬噸,每年因缺水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達2500億元。1990年起,缺水每年造成農業減產1000萬噸到5000萬噸,至今尚有2300萬農村人口飲水困難。(數據摘自《中國水危機》,1999年)
水污染則伴隨工業化的高速推進而愈演愈烈。根據“中國水污染地圖”的歸集數據,每年,全國工業和城市污水排放量達630億噸。“(這些污水)理論上足以污染全國所有的地表水源。”馬軍說。特別是21世紀以來,若干年間,河流不斷告急。北方的海河、淮河和遼河變黑發臭,幾乎成了完全意義上的排污溝;南方的太湖、巢湖和滇池由于接納了大量有機污染物,造成嚴重富營養化,時常因藻類爆發而失去水源利用價值。
水污染的侵蝕速度遠遠超過人們的想象。水是生命之源。污水在灌溉我們的農田,水利部有統計數據顯示,被鎘和汞污染的耕地已擴展至十余個省區。污水流入我們的魚塘,致病菌、病毒、有毒有害物質往往會導致水生物患病,甚至大量死亡,F在,污水迫使我們的主要飲用水水源轉向地下水,地下水開采的加劇將導致了更大的水危機。在淮河流域有些城市,污水甚至已經進入地下水層,導致
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中國水協)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鎮水務發展戰略國際研討會指定網站 國際水協會中國委員會工作網站
全國中長期科技發展十六項專項之一、中國十六大中長期重點專項 - 中國水體污染防治重大專項發布網站
技術支持: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3-2011 版權所有 京ICP備12048982號-4
通信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號城科會辦公樓201(100835) Email:water@chinacitywater.org Fax:010-88585380 Tel:010-88585381版權所有: 水世界-中國城鎮水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