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熱點專題 >> 其它專題 >> 關注國內水資源 >> 現狀討論 >> 

可持續發展:求解中國水危機

時間:2008-10-28 來源:中國經濟時報 作者:李鵬

在西北地區,降水稀少,相對稀疏的河流湖泊,支撐著廣大地區的生態平衡。如今河流萎縮,湖泊水位下降,甚至干涸,沙漠與水源此消彼長,荒漠化問題突出,土地沙化速度不斷加快。東北地區的松花江和遼河流域的水資源情況也在惡化。松花江枯水季節偏枯,造成嚴重旱災,而洪水季節則容易形成水災。遼河流域水資源短缺,污染極其嚴重。

在東南地區,雖然降水豐富,河流眾多,但普遍面臨水質型缺水,其中尤以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區最為嚴重。珠江三角洲集中了全國13%的徑流量,但各大城市污水泛濫,飲用水水質堪憂。與此同時,中國近海海水水質嚴重惡化,很多海區赤潮泛濫,甚至面臨變成藍色沙漠的危險。

西南地區的水資源總量豐富,但面臨的開發困境仍然可謂深重。高速發展刺激了能源需求的高速增長,發展水電成為解決能源短缺的重要出路,中國西南地區的大江大河成為了水電開發的主要戰場。但是,無序的建壩熱潮正在破壞云貴高原和青藏高原的水環境,威脅到當地寶貴的生物多樣性和景觀資源,以及原住民的生產生活。

中國水危機早已成為一個真問題,一個有待破解的大難題。

可持續發展

1998年大洪水之后,全社會環境憂患意識迅速覺醒,上升為國家意志就是,自此,可持續發展戰略成為國家戰略,與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并重。

  可持續發展概念,源于1987年聯合國發布的綱領性文件《我們共同的未來》,即《布倫特蘭報告》。這一報告把單純地考慮環境保護,引申為把環境保護和人類發展結合起來,亦即可持續發展。在這一思路的統領下,1992年,世界環境與發展大會通過《里約宣言》,中國是簽署國之一。

上一頁 頁碼:[<< 1 2 3 4 5 >>] 下一頁 共5頁

打印】 【網站論壇】 【字體: 】 【發表評論】 【關閉

微水會

第十六屆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

推薦書籍


    《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作者:任南琪
    內容簡介:

    《水的再生與回用》
    作者:【美】林宜獅
    內容簡介:

合作邀請:010-88585381-805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