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建立系統高效的水危機管控體系
現代社會對公共設施的依賴性越來越強,電力、煤氣、交通、供水等等給人帶來方便的同時,它們之中任何一個發生突發性的事故都會給生活帶來極大的影響,所以建立高效的包括水危機在內的公共危機管控體系是非常必要的。首先應該針對具體情況,建立應急預案。目前,我國在“非典”以后,各級政府針對可能存在的問題,制定了各種可能應急預案,這是值得肯定的,但必須指出的是,大多局限于劃定標準、建立領導機構、規定各個部門的行動時間和工作內容等,缺乏詳細的后勤保障等規定,可操作性不十分強;其次,建立應急常設機構,隨著各種危機的到來,有必要設立常設的危機應急機構,對危機進行管理、研究,避免危機管控處于虛擬的狀態;第三,建立綜合性的應對公共危機的決策、指揮系統,決策、指揮系統是公共危機應急處理的核心,應該具有專門的危機管控能力,高效準確地做出科學的判斷,并在短時間內做出危機處理方式,避免危機的進一步擴展。
(3)建立水危機預測預警體系
對水危機可能存在的風險進行系統的研究,進行水危機風險管理,如對于洪水的風險管理,對歷史水文、氣象等資料等進行系統的分析,分析洪水發生的頻率、評估洪災可能造成的損失、建立洪水發生的頻率和洪水災害造成損失的數量關系,開展水文監測,如包括降雨、水位和流量等項目監測、測預報可能要發生的洪水,根據所制定洪災危機管理規劃提出防洪行動方案,并在發生災害后對防洪減災過程進行評價,提出洪災危機管理的改進措施,修改相應的辦法和制度。利用現代科技技術,建立預警體系,以便早日獲得信息,做好各種準備。
(4)建立科學的水危機信息發布制度
水危機的發生具有“慢性”和“急性”兩種基本形式。對于由于突發性污染導致的水危機,根據水危機的實際情況,及時通過手機、電視、報紙、報紙、網絡等多種形式向民眾通報,讓民眾及時得到相關信息,避免謠言傳播,引發人心惶惶,產生更嚴重的后果!肮枮I水危機”事件給人沉痛的消息,松花江污染發生后第一次發布的“虛假信息”詆毀了政府的形象,可喜的是政府立即進行了糾正,民眾知道了真相,也容易和政府配合共同度過危機。建立系統的水危機信息收集、發布制度,如發布什么水危機信息,如何進行發布,發布的級別等預先做出作出明確的規定,讓公眾在第一時間內了解事件的真相,并對發布的信息進行科學的闡釋,引導群眾輿論,給群眾獲取信息的快速通道,以提高信息發布的時效性、準確性,消除公眾疑慮,建立民眾度過水危機的“心理長城”。
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中國水協)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鎮水務發展戰略國際研討會指定網站 國際水協會中國委員會工作網站
全國中長期科技發展十六項專項之一、中國十六大中長期重點專項 - 中國水體污染防治重大專項發布網站
技術支持: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3-2011 版權所有 京ICP備12048982號-4
通信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號城科會辦公樓201(100835) Email:water@chinacitywater.org Fax:010-88585380 Tel:010-88585381版權所有: 水世界-中國城鎮水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