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熱點專題 >> 其它專題 >> 關注國內水資源 >> 現狀討論 >> 

我國水污染事故頻發 政府該如何應對水危機?

時間:2008-10-28 來源:人民網環保頻道 作者:姜文來

2)建立系統高效的水危機管控體系

現代社會對公共設施的依賴性越來越強,電力、煤氣、交通、供水等等給人帶來方便的同時,它們之中任何一個發生突發性的事故都會給生活帶來極大的影響,所以建立高效的包括水危機在內的公共危機管控體系是非常必要的。首先應該針對具體情況,建立應急預案。目前,我國在“非典”以后,各級政府針對可能存在的問題,制定了各種可能應急預案,這是值得肯定的,但必須指出的是,大多局限于劃定標準、建立領導機構、規定各個部門的行動時間和工作內容等,缺乏詳細的后勤保障等規定,可操作性不十分強;其次,建立應急常設機構,隨著各種危機的到來,有必要設立常設的危機應急機構,對危機進行管理、研究,避免危機管控處于虛擬的狀態;第三,建立綜合性的應對公共危機的決策、指揮系統,決策、指揮系統是公共危機應急處理的核心,應該具有專門的危機管控能力,高效準確地做出科學的判斷,并在短時間內做出危機處理方式,避免危機的進一步擴展。

3)建立水危機預測預警體系

對水危機可能存在的風險進行系統的研究,進行水危機風險管理,如對于洪水的風險管理,對歷史水文、氣象等資料等進行系統的分析,分析洪水發生的頻率、評估洪災可能造成的損失、建立洪水發生的頻率和洪水災害造成損失的數量關系,開展水文監測,如包括降雨、水位和流量等項目監測、測預報可能要發生的洪水,根據所制定洪災危機管理規劃提出防洪行動方案,并在發生災害后對防洪減災過程進行評價,提出洪災危機管理的改進措施,修改相應的辦法和制度。利用現代科技技術,建立預警體系,以便早日獲得信息,做好各種準備。

4)建立科學的水危機信息發布制度

水危機的發生具有“慢性”和“急性”兩種基本形式。對于由于突發性污染導致的水危機,根據水危機的實際情況,及時通過手機、電視、報紙、報紙、網絡等多種形式向民眾通報,讓民眾及時得到相關信息,避免謠言傳播,引發人心惶惶,產生更嚴重的后果!肮枮I水危機”事件給人沉痛的消息,松花江污染發生后第一次發布的“虛假信息”詆毀了政府的形象,可喜的是政府立即進行了糾正,民眾知道了真相,也容易和政府配合共同度過危機。建立系統的水危機信息收集、發布制度,如發布什么水危機信息,如何進行發布,發布的級別等預先做出作出明確的規定,讓公眾在第一時間內了解事件的真相,并對發布的信息進行科學的闡釋,引導群眾輿論,給群眾獲取信息的快速通道,以提高信息發布的時效性、準確性,消除公眾疑慮,建立民眾度過水危機的“心理長城”。

上一頁 頁碼:[<< 1 2 3 4 >>] 下一頁 共4頁

打印】 【網站論壇】 【字體: 】 【發表評論】 【關閉

微水會

第十六屆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

推薦書籍


    《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作者:任南琪
    內容簡介:

    《水的再生與回用》
    作者:【美】林宜獅
    內容簡介:

合作邀請:010-88585381-805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