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公布的《世界水資源開發報告》給人類敲響了水資源危機的警鐘:一是水資源管理、制度建設、基礎設施建設不足。由于管理不善、資源匱乏、環境變化及基礎設施投入不足,全球約有1/5的人無法獲得安全的飲用水。二是水質差導致生活貧困。三是大部分地區水質下降。淡水物種和生態系統多樣性迅速衰退,退化速度快于陸地和海洋生態系統。四是90%的災害與水有關。許多自然災害都是水資源使用不當造成的惡果。日益嚴重的東非旱災就是一個沉痛的實例。五是農業用水供需緊張。這部分用水已經占到全球人類淡水消耗的近70%。六是城市用水緊張。2030年,城鎮人口比例會增加到近2/3,從而造成城市用水需求激增。七是水力資源開發不足。發展中國家有20多億人得不到可靠能源,而水是創造能源的重要資源。八是對水資源的投入滯后。近年來用于水務部門的官方發展援助平均每年約為30億美元,世界銀行等金融機構還會提供15億美元非減讓性貸款,但只有12%的資金用在了最需要幫助的人身上,用于制定水資源政策、規劃和方案的援助資金僅占10%。
拯救世界范圍內的水資源刻不容緩。
化解水資源危機需要新觀念
水資源是一種環境資源,對水資源的利用應考慮其承載能力,必須在掌握其特點和規律的基礎上進行適度、可持續的開發和利用,兼顧經濟發展和生態平衡。
水資源利用是一個相對古老的命題,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則是近年來提出的新課題。水資源的利用是指人類通過抽取、灌溉、航運、發電、養殖等途徑,將特定質量和數量的水資源用作不同的用途,以滿足人類飲用、工農業生產、生態系統的維護等不同的需求,實現水資源的經濟、社會和環境價值。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則強調允許當代人滿足其需求而不損害后代人滿足其自身需求可能性的利用,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與水資源保護互為因果,互相促進。
實現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支撐和保障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是世界各國共同面臨的緊迫任務,需要全世界各國政府和人民采取行動,從各個方面促進有效節約、保護、開發、管理和使用水資源,應對全球挑戰。
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中國水協)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鎮水務發展戰略國際研討會指定網站 國際水協會中國委員會工作網站
全國中長期科技發展十六項專項之一、中國十六大中長期重點專項 - 中國水體污染防治重大專項發布網站
技術支持: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3-2011 版權所有 京ICP備12048982號-4
通信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號城科會辦公樓201(100835) Email:water@chinacitywater.org Fax:010-88585380 Tel:010-88585381版權所有: 水世界-中國城鎮水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