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熱點專題 >> 其它專題 >> 關注國內水資源 >> 現狀討論 >> 

我國水資源的特點

時間:2008-10-28 來源:中國環境資訊網 作者:

我國多年平均年水資源總量為28124m3,其中河川徑流約占94%,低于巴西、前蘇聯、加拿大、美國和印度尼西亞,約占全球徑流總量的5.8%,居世界第6位。平均徑流深為284mm,為世界平均值的90%,居世界第7位?梢姡覈乃Y源量還是比較豐富的。然而,我國人口眾多,按12億人口計算,平均每人每年占有的河川徑流量2260m3,不足世界平均值的1/4,分別是美國人均占有量的1/6,前蘇聯的1/8,巴西的1/19和加拿大的1/58。我國地域遼闊,平均每公頃耕地的河川徑流占有量約28320m3,為世界平均值的80%。所以,人我國水資源量與需要不適應的矛盾十分突出,以占世界7的耕地和6%的淡水資源養活著世界上22%的人口。

2) 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

降水是我國河川徑流的主要補給來源,全國降水量的44%轉化為徑流,平均徑流深284.8mm。而我國降水量受海陸分布和地形等因素的影響,在地區上分布很不平衡,年降水量和徑流深都由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遞減。東南沿海徑流深為1200mm,而西北干旱區小于50mm,甚至等于零。水資源的地區分布與人口和耕地的分布很不適應,南方耕地面積只占全國的35.9%,但水資源卻占總量的81%,人均水資源約為全國平均的1.6倍,畝均水量為全國平均的2.3倍。北方黃河、淮河、海河、遼河四大流域片的耕地多、人口密,淡水資源量只有全國的19%,人均占有水量只有全國平均的18%左右,畝均水量僅為全國均值的15%。我國干旱和半干旱地區,由于降水稀少,蒸發旺盛,蒸發能力大大超過降水能力。

在西部內陸沙漠和草原地區,蒸發能力達到1600~2000mm,為我國蒸發能力最強的地區。而在東北大小興安嶺、長白山,千山丘陵區和三江平原,氣溫既低、濕度又大,因此,年蒸發量較小,僅600~1000mm。

我國地表徑流隨時間的分布也很不均勻,徑流的季節性分配具有夏季豐水、冬季枯水、春秋過渡的特點,而且年際變化北方大于南方。

上一頁 頁碼:[<< 1 2 3 >>] 下一頁 共3頁

打印】 【網站論壇】 【字體: 】 【發表評論】 【關閉

微水會

第十六屆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

推薦書籍


    《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作者:任南琪
    內容簡介:

    《水的再生與回用》
    作者:【美】林宜獅
    內容簡介:

合作邀請:010-88585381-805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