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熱點專題 >> 其它專題 >> 膜分離技術 >> 

用膜技術提高和保障飲用水生物安全性

時間:2008-07-30 來源:北京工業大學建筑工程學院 作者:李星,楊艷玲,李圭白

    紅蟲是一類體色為紅色,主要包括終生底棲性的顫蚓類和階段底棲性搖蚊幼蟲等,肉眼可見,最大的個體可達數厘米長。前者屬環節動物門寡毛類,后者是昆蟲搖蚊的幼體階段。顫蚓類為水生,體型較小,約有1-150 mm顫蚓類在水體中普遍存在,其種類和數量隨污染程度的增加而增加。搖蚊幼蟲為蠕蟲狀,身體一般為圓柱形,長2-30 mm,對環境適應性極強,幾乎在任何水域中均可見到。雖然紅蟲不是寄生蟲,不會對人體有直接危害,但它本身帶有的細菌及其排泄物,都能引起人的胃腸不適,導致人出現腹瀉、惡心、嘔吐等癥狀。

    水中藻類大量繁殖,對水的生物安全性有很大影響,特別是藍綠藻,是一個重大的生物安全性問題。藍綠藻中有些種類能產生藻毒素,例如淡水中的微囊藻屬、顫藻屬和魚腥藻屬,以及含鹽水中的節球藻屬產生的肝毒素。魚腥藻屬、顫藻屬、含珠藻屬、柱孢藻屬和束綠藻屬中的某些種類可產生神經毒素。還有多種藻類可產生脂多糖毒素等,這些都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很大危害。此外,藻類大量繁殖還會產生臭味。

    在對病原微生物的監測中,通常用微生物污染指示菌來代替種類繁多的病原微生物。飲用水水質標準中的常規微生物學指標也有局限性,以總大腸菌群、耐熱大腸菌群、大腸埃希氏菌和菌落總數這些微生物學指標主要是針對水介烈性細菌性傳染病的,不能涵蓋所有的致病性細菌和病毒。菌落總數指標中要求水中不超過100 CFU/mL就認為飲用水是安全的,這不能完全限制水中致病細菌對人體健康的影響。

    盡管還有一些其他的指示生物可以用來表述,例如可作為糞便污染指示菌的糞鏈球菌群,與人類腸道病毒相似的腸道菌噬菌體可用來指示腸道病毒污染;但對于種類眾多、生物特性各異的病原細菌和病毒來說,仍遠遠不夠。

    在各種細菌中包括許多條件致病菌,這些細菌對某些敏感人群是可以致病的,例如軍團菌屬、氣單胞菌屬、銅綠假單胞菌、分枝桿菌屬等。所以,符合現行飲用水微生物學標準的飲用水生物安全性只是相對的。如果條件適宜,條件致病菌就能進行繁殖,使其在水中的濃度增大,致病的可能性也隨之增大。

    在飲用水含有的這些微生物中,尚存在未被發現的致病因子。有資料表明,美國每年暴發的若干水介流行病中,約有一半未找出致病原因,說明仍有新的致病因子未被發現。軍團菌屬就是于20世紀末由于暴發了軍團病才被發現的新致病因子。所以,水不具有生物穩定性,無疑會使飲用水的生物安全性下降。

    飲用水的生物穩定性對水的生物安全性非常重要,不具有生物穩定性的水在輸送和貯存過程中會有微生物增殖現象;水中的微生物愈多,水的生物安全性便愈低,是又一個重大生物安全性問題。

    現在的水質標準和指標、水質分析檢測技術、生物檢測技術等還不足以全面地了解和掌握水中致病微生物種類和變化情況,現有的飲用水處理工藝不能完全去除這些微生物,也不能保障飲用水的生物安全性,因此亟待發展和采用新的飲用水處理技術和工藝。 

3.飲用水處理工藝對病原微生物的去除

上一頁 頁碼:[<< 1 2 3 4 5 >>] 下一頁 共5頁

打印】 【網站論壇】 【字體: 】 【發表評論】 【關閉

微水會

第十六屆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

推薦書籍


    《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作者:任南琪
    內容簡介:

    《水的再生與回用》
    作者:【美】林宜獅
    內容簡介:

合作邀請:010-88585381-805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