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膜污染分析指標的建立
由于過濾周期內原水濁度降低與跨膜壓差升高存在很好的相關性,通過濁度變化可以間接地反映原水中顆粒物等向膜表面的富集程度,因此采用濁壓比這個指標可以比較有效地反應出膜污染情況。
濁壓比可用以下方式描述,即單位過濾周期內濁度降與壓力升高的比值,單位為NTU/MPa;其表示膜的產水壓力表升高1MPa時,在膜表面截留的顆粒物數量(用濁度降低值表示);濁壓比可用下式表達:
其中N/P為濁壓比,N曝前為曝氣前膜反應池中水的濁度,N曝后為曝氣后膜反應池中水的濁度,P曝前為曝氣前跨膜壓差修正值,P曝后為曝氣后跨膜壓差修正值。
3
濁壓比與膜通量及過濾周期的關系
為確定超濾膜運行參數,對濁壓比與膜通量及過濾周期的關系進行了研究。
3.1
初始濁壓比與膜通量關系
圖5
為第一個過濾周期的濁壓比曲線。在相同的操作條件下,以恒定通量方式運行,在超濾膜污染的前期和穩定運行階段,其初始濁壓比會在該值附近變動。當初始濁壓比明顯超過該值時,表明超濾膜已經被污染的很嚴重了,反洗已經不能起到很好的效果,而且跨膜壓差會增長的很快,這時就應進行化學清洗了。
由圖6可看出,濁壓比隨過濾周期數(以過濾時間為30min的過濾周期為1.0,其他過濾時間按該關系折算)的增加而增加,濁壓比與過濾時間呈近似呈線性正比例關系,而壓力變化對濁壓比影響不大。
圖5 初始濁壓比與膜通量關系 圖6 初始濁壓比與過濾周期系數關系
4
膜污染過程的表述
由圖7可以看出,在8min和15min時濁壓比有突降,說明在該時刻有密實的濾餅層形成,使較少的濁度降產生較大的過濾阻力變化,從而產生較大的壓力變化。恒定通量時的濁壓比對應的跨膜壓差在0.0365-0.0395MPa之間,也就是說在該壓差條件下,可能把膜附近一部分松散的濾餅壓成了密實的濾餅。在過濾周期前期,濃差極化作用不明顯;而在過濾周期的后期,濃差極化作用越來越明顯,濾餅阻力和濃差極化阻力共同造成了濁度降,導致了濁壓比下降。
5
結論
在超濾膜運行期間,原水濁度降低的主要原因是顆粒物質吸附于膜表面。在一個過濾周期內原水濁度與跨膜壓差存在很好的相關性,原水濁度的變化可以反映出膜污染物質在膜表面的富集情況。通過對過濾周期和反沖洗周期的膜污染情況的初步觀察結果看,采用濁壓比來表述膜污染是可行的。濁壓比與膜通量以及過濾周期有一定關系,有利于膜運行參數的調整及優化。
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中國水協)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鎮水務發展戰略國際研討會指定網站 國際水協會中國委員會工作網站
全國中長期科技發展十六項專項之一、中國十六大中長期重點專項 - 中國水體污染防治重大專項發布網站
技術支持: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3-2011 版權所有 京ICP備12048982號-4
通信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號城科會辦公樓201(100835) Email:water@chinacitywater.org Fax:010-88585380 Tel:010-88585381版權所有: 水世界-中國城鎮水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