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熱點專題 >> 其它專題 >> 膜分離技術 >> 

膜分離技術與水資源再生利用

時間:2007-03-08 來源: 作者:

2.3 地下水補救[1]

    北方地區甚至蘇、浙地區的主要城市地下水超采十分嚴重,造成地下水位下降、呈漏斗形分布,地殼下降、地面塌陷,海水入侵和地下水污染等,僅靠天然降水難以彌補其欠缺,除控制開采量外,將污水或廢水進行高級處理后回灌是一良策,美國加州等地的實踐表明,這一措施十分有效。我國在有必需和有條件的地區,也應盡早考慮這一問題。

3 改造傳統工藝、實現清潔生產

與國外工藝相比,我國許多傳統產業是耗水大戶,也是污水排放大戶。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工藝,降低能耗和水耗,實現清潔生產勢在必行。用全氟磺酸羧酸離子膜電解取代傳統的汞陰極法和石棉隔膜法從NaCl水溶液制備NaOH和氯氣,該工藝電流效率高,能耗低,轉化率高,原料省,純度高,無污染及投資少。用RO、電滲析(ED)和電除離子技術(EDI)代替離子交換,可大大減少甚至消除廢酸、堿的排放并節約大量洗滌、再生用水。以超濾和納濾技術替代或部分替代傳統的沉降和離心工藝,進行蛋白、酶、染料、多糖和醫藥中間體等的純化濃縮,以及果汁、茶汁的澄清和濃縮等。以滲透汽化(PV)替代或部分替代傳統的蒸餾,進行脫水和除去少量揮發組份……都有顯著的節水、降耗效果。這些技術的推廣,必將在改造傳統工藝和節水減污中發揮更重大的作用。

4 污水、廢水深度處理回用與資源化[1,7]

    近年來,我國每年排放污水量約400-500m3,經處理后排放的僅15-25%左右,由于污水到處橫流,使我國各大水系都產生不同程度的污染,水環境嚴重惡化,所以,加強污水治理,使之不僅達標排放,而且可大量回用,非常必要,這對消除污染,改善水環境,緩解水資源的不足,節約寶貴的水資源,及促進環保產業的發展等都是十分重要的;同時污水回用的經濟和社會效益,又反過來促進和帶動污水再用的進一步發展,這樣既實現了污水的資源化,又推動了清潔生產。

    城市污水主要由生活污水和工業廢水組成,大體各占一半,F主要用集中的生物法(常規活性污泥法,A-B法,A2/0,水解一氧化,SBR,氧化溝等)處理,使之達標排放。為了實施污水資源化和清潔生產,除作好集中處理排放污水的回用外,一些點污染源的污水治理與回用也相當重要,點污染源治理既可減輕集中處理的負擔,又可保證集中處理的水質,有時還可實現清潔生產。用傳統工藝與膜技術集成,可將污水或廢水變為不同水質標準的再用水,或使之循環回用,這樣既緩解了供求矛盾,又減少了污染,還促進了環保產業的發展。目前污水回用已有作工業冷卻水、灌溉用水和市政用水的大量實踐,經濟社會和環境效益顯著。

    浸沒式膜生物反應器對生活、食品和醫藥工業污水的處理,使之回用;超濾實現了涂裝行業(特別是汽車工業和加工業)電泳漆和淋洗水的回收;用超濾處理紡織業印染業中的退漿廢液和印染廢水使之分別返回上漿系統和印染系統再用,效果顯著,是較理想的處理技術;反滲透和納濾使電鍍廢水鍍鎳、鍍鉻、鍍鎘、鍍金等)實現漂洗水中貴重電鍍藥劑的回用,以及漂洗水回用,基本可實現零排放的閉路循環[9,10];滲析回收冶金、化工、采礦等行業的廢酸、堿使之再用,極大地減少了污染;用超濾處理含油污水,如油田回注水,原油污水,乳化油廢水和合纖油劑廢水等,也是值得大力推廣的工藝[8]。

上一頁 頁碼:[<< 1 2 3 >>] 下一頁 共3頁

打印】 【網站論壇】 【字體: 】 【發表評論】 【關閉

微水會

更多關于 膜分離技術與水資源再生利用 的資料

    第十六屆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

    推薦書籍


      《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作者:任南琪
      內容簡介:

      《水的再生與回用》
      作者:【美】林宜獅
      內容簡介:

    合作邀請:010-88585381-805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