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東省發布了《2009年山東省海洋環境質量公報》,2009年全省近岸海域環境質量總體尚好,主要以清潔、較清潔海域為主,未達到較清潔海域面積較上年有所減少,增養殖區環境質量略好于上年,綠潮災害較上年有所減弱,排污口污染物入海量減少,部分排污口鄰近海域、萊州灣生態環境略有好轉。但仍有85.9%的入海排污口超標排放污染物,赤潮發生次數增多,萊州灣濱海地區海水入侵和鹽漬化加重,海洋環境形勢依然較為嚴峻。
目前,海洋已被當成最大的“垃圾場”和“下水道”,過去那蔚藍清澈的海水,現在已被嚴重污染成混濁、惡臭,并泛著黑色泡沫的“可口可樂”汁。據國家海洋局監測顯示,我國陸源入海排污口及鄰近海域環境質量狀況堪憂。
資料顯示,由于海水污染程度加劇,80%以上的監測區域海水質量為四類和劣四類;底棲生物群落結構退化,耐污種增多,大部分排污口鄰近海域底棲經濟貝類難以生存,甚至出現了30多平方公里的無底棲生物區。近岸海域生態系統健康狀況惡化的趨勢尚未得到有效緩解,大部分海灣、河口、濱海濕地等生態系統仍處于亞健康或不健康狀態,主要表現在水體富營養化及營養鹽失衡、河口產卵場退化、生境喪失或改變、生物群落結構異常等。另外,我國因有毒藻類引發或協同引發的赤潮仍維持在較高水平。像2008年,全國發現海洋赤潮次數和面積分別為68次和13738平方公里。
為了凈化海洋環境,就必須有效控制陸源污染。一是大力發展循環經濟,積極推廣工業企業污水“零排放”。采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積極調整產業結構和產品結構,努力轉變經濟增長方式。二是突出抓好重點企業的污染源治理。進一步嚴打違法排污企業,加大對污染設施運轉的監督檢查。三是加快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步伐。盡快建設配套排污管網,提高污水處理廠的接納量。四是將環境保護納入地方干部的考核評價中。堅決破除地方保護主義,不以犧牲環境為代價來換取地方經濟的一時發展。
我國廣袤浩瀚的領海稱為“藍色的國土”,蘊藏著十分寶貴的資源。這些海洋資源若要得到合理開發利用,必須建立在海洋生態保護和環境有效治理的基礎上。保護海洋,功在當代、利在千秋;保護海洋,時不我待、刻不容緩!
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中國水協)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鎮水務發展戰略國際研討會指定網站 國際水協會中國委員會工作網站
全國中長期科技發展十六項專項之一、中國十六大中長期重點專項 - 中國水體污染防治重大專項發布網站
技術支持: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3-2011 版權所有 京ICP備12048982號-4
通信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號城科會辦公樓201(100835) Email:water@chinacitywater.org Fax:010-88585380 Tel:010-88585381版權所有: 水世界-中國城鎮水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