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認為,適度的水溫、鹽分、營養鹽、促生質(促進藻類生長的物質)等各種因素都是赤潮生物的增殖因子。而水體富營養化亦即含氮磷營養鹽的富集是赤潮發生的一個不可缺少的先決條件。
由于水體中植物營養物質過多蓄積而引起的污染,叫做水體的“富營養化”。這種現象在海灣出現叫做赤潮,如果是發生在淡水中,又叫做“水華”。因此,水體富營養化是赤潮或“水華”的先兆,赤潮是水體富營養化的結果。
技術動態
兩小時便可知貝肉是否含赤潮毒素
如果赤潮來臨,東海中生長的貝類是否攜帶對人體健康有害的赤潮毒素?如用上“快速檢測試劑盒”,2小時左右就能得出答案。由科技部、上海和浙江三方面共同投資六千萬元的“重大海洋赤潮災害實時監測與預警體系”科研項目將于今年啟動。位于長江口臨近海域的示范區也有望于今年開建,并使用上國產的“快速檢測試劑盒”,這將大大提高管理部門對水產品的檢測效率。
上海市東海環境檢測中心教授級高工王金輝介紹說,“重大海洋赤潮災害實時檢測與預警系統”科研項目計劃分別在長江口和本市重要水產批發市場建立兩個示范區。在今年要建的長江口臨近海域示范區內,科研人員將用上生態浮標、衛星、航空遙感和“快速檢測試劑盒”等先進技術,對海域水體和水產品進行實時檢測。只需一滴含有貝肉組織的液體,“快速檢測試劑盒”就能在2小時內檢測出貝肉中是否含有赤潮毒素,而原來這一檢測過程需要2—3天。
據了解,每年5月和8月,東海環境檢測中心都和其他部門對東海水產品原產地進行抽檢。從檢測數據來看,每年赤潮的發生面積、次數和頻率呈上升趨勢,有毒赤潮的發生頻率也有所增加。每年,長江口臨近海域都要發生10多次赤潮,其中有20%左右屬于有毒赤潮。
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中國水協)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鎮水務發展戰略國際研討會指定網站 國際水協會中國委員會工作網站
全國中長期科技發展十六項專項之一、中國十六大中長期重點專項 - 中國水體污染防治重大專項發布網站
技術支持: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3-2011 版權所有 京ICP備12048982號-4
通信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號城科會辦公樓201(100835) Email:water@chinacitywater.org Fax:010-88585380 Tel:010-88585381版權所有: 水世界-中國城鎮水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