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可再生能源巨頭斯塔特可拉夫特能源公司(Statkraft)最近為亞特蘭蒂斯公司注入了960萬英鎊的現金。亞特蘭蒂斯公司的早期資助者摩根士丹利公司(MorganStanley)同樣也加入進來,成為亞特蘭蒂斯公司的最大股東,持有公司49%的股票。
格尼留斯的想法能否變為現實,就目前而言,他個人無法控制。格尼留斯表示:“現在就等著皇家財產局的結果了。為了得到那片‘樂土’,我們首先要獲得他們的批準。
3.海上風能開發
英國擁有可觀的海上風能資源,英國第一個海上風力發電站2000年12月獲準建設,地點就在英格蘭東北部的布萊斯海港。從那時起,風能就成了世界上發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資源。目前英國海上風能發電項目設計、安裝和運作技術已經成熟,目前占世界一半的海上風能發電項目正在英國建設中。2009年英國又新增的兩座海上風電場,分別為Lynn海上風電場和Inner Dowsing海上風電場,據稱這兩座風電廠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風電廠。兩個風電場均采用西門子0.36萬千瓦機組,各安裝27臺,裝機容量均為9.72萬千瓦,總裝機容量為19.44萬千瓦。屆時,英國海上風電場總裝機容量達到59.84萬千瓦,已經超過丹麥的41.575萬千瓦裝機容量,位居世界海上風能裝機第一。這兩個發電站可滿足13萬家庭的用電量,預計2009年可完全投入使用,并向國家電網輸電。
現在,英國來自岸上及海上風力發電站的電量足夠供應150萬家庭使用。其中,海上風力發電占了20%。而且,還有5所在建發電站,到2009年末可以使總裝機容量增加93.8萬千瓦。
充分利用海上風力發電不但可以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有利于應對氣候變化,而且其在保證國家能源安全方面也扮演重要角色。英國的目標是到2020年時,使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費總量中占到15%。為實現這一目標,海上風能開發至關重要。為此,英國已經制訂出了雄心勃勃的未來海上風力發電計劃。英國風能協會2009年6月24日發布的一份報告稱,英國海上風力發電潛能巨大,未來可滿足該國超過25%的電力需求。這份題為《主流風能:先進的英國海上風能利用》的報告是在英國風能協會組織的海上風力發電年會上發表的。該報告稱,英國計劃未來10年在海上新建5000至7000個風力渦輪機,發電能力達到250億瓦。這些新增裝機容量再加上目前已投入使用和規劃中的80億瓦的裝機容量,英國海上風力發電能力總計可達330億瓦。如果項目順利實施,英國海上風力發電規模是任何其他國家的兩倍,相當于目前英國家庭所有的用電量,這有助于實現到2020年英國可再生能源利用達到20%的目標。
英國海上風力發電不僅為國家提供了豐富的可再生能源,也將為經濟發展和就業做出較大的貢獻。據估計,英國海上風力發電產業每年將創造80億英鎊(1英鎊約合1.6美元)的產值,并可為英國新增7萬個就業崗位。
海上風力發電也得到了碳基金公司的支持。碳基金公司是英國政府在2001年成立的公司,目的是通過減少碳排放和開發能夠減少碳排放的商用技術,加速向低碳經濟轉移。
4.漁業資源開發
英國是世界上重要的海洋捕撈和水產品消費國家,2008年有6573艘海洋捕撈漁船,比1999年8039艘下降18%。其中1496艘是超過0米長的大船。2008年直接雇用漁民為12761人比10年前減少24%。2008 海洋捕撈產量約58.8萬噸,價值約6.29 億英鎊。比2007年分別下降了4%和3%。
二、管理機構
(一)中央管理機構及權力分配
英國各項海洋事務起步較早,每伴隨著一項海洋新事務的出現,均建立一個相應的機構來管理,這一歷史原因導致英國至今既無統一負責海洋事務的政府部門,也沒有統一的海上執法隊伍,海洋管理根據事務分散于多個管理部門。英國中央政府負責海洋資源與產業管理主要機構是皇家資產(Crown Estate)(管理機構)、環境、食品和農村事務部(DEFRA)和商業、企業和管理改革部,以及創新、大學和技能部下屬的英國自然環境研究委員會、運輸部下屬的海事和海岸警備隊(Maritime and Coastguard Agency) 等。
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中國水協)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鎮水務發展戰略國際研討會指定網站 國際水協會中國委員會工作網站
全國中長期科技發展十六項專項之一、中國十六大中長期重點專項 - 中國水體污染防治重大專項發布網站
技術支持: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3-2011 版權所有 京ICP備12048982號-4
通信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號城科會辦公樓201(100835) Email:water@chinacitywater.org Fax:010-88585380 Tel:010-88585381版權所有: 水世界-中國城鎮水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