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熱點專題 >> 事件專題 >> 限塑令專題 >> 各方反應 >> 

塑料袋的今生:你是生活在身邊的劊子手

時間:2008-07-03 來源: 作者:

      不易回收,因為回收在利用的成本高,但利用率低,商家可以說是無利可圖,而且由于它的回收價格很低很難吸引廣大市民進行白色回收工作。所以,導致不易回收的現象發生。  
       
難以降解,回收回來的白色廢棄物不易處理,F階段主要處理方法有焚燒和填埋,若將其焚燒,則會產生大量的有毒煙霧,污染大氣,并且促使酸雨的形成,而至于填埋,則將其埋葬100年,則還是原狀,無法被自然所吸收且對土地有極大的危害,改變其酸堿度,影響農作物吸收養分和水分,導致農 業減產,至于拋棄在水里或陸地上的塑料制品,不僅影響環境,而且若被動的 吞食,則會導致死亡。這樣就破壞了生態平衡。  
      
高溫則分解出毒害物質,塑料制品本無毒害物質,但因為它的回收再利用的設備不夠完善,工藝簡陋,而且許多廠家無合法營業執照,導致再生產的塑料制品在溫度達到65時,毒害物質就會析出并且滲入到食品中,則會對肝臟、腎臟、生殖系統及中樞神經等人體重要部位造成危害。   
       專家
研究發現,幾乎所有的塑料制品中都含有大量的增塑劑,而增塑劑對人體有著潛在的巨大危害。  
       
去年曾經引發超市保鮮膜安全危機的增塑劑(塑料袋及塑料制品中含有一種鄰苯二甲酸酯類化學成分,加入這種化學成分可增加塑料的可塑性和柔韌性,提高塑料制品的強度),如今再次闖入人們的生活。而這次問題則出現在百姓一日三餐使用的食用油塑料桶上。  
       
不久前,廣州食品安全信息網發布消息稱,同濟大學的一項研究證實,食用油塑料桶的增塑劑對人體有害。用塑料桶裝食用油,食用油中會溶進對人體有害的增塑劑。消息稱,同濟大學基礎醫學院厲曙光教授的課題組,曾經分別采集市場上不同品牌和不同出廠日期的塑料桶裝大豆色拉油、調和油、花生油,以及市場上銷售的散裝豆油。測定后發現,幾乎所有品牌的塑料桶裝食用油中,都含有增塑劑鄰苯二甲酸二丁酯。據推斷,食用油中檢出的增塑劑,主要來源于塑料容器。這種增塑劑對人體生殖系統有毒害作用,對男性的毒害要更大一些。  
       
過去,人們一直認為增塑劑類化合物毒性低,具有良好的理化特征,且生產方便,價格低廉,因此幾乎不加限制地生產和使用。目前,我國已經成為增塑劑使用大國,每年約生產30多萬噸增塑劑。  

上一頁 頁碼:[1 2 >>] 下一頁 共2頁

打印】 【網站論壇】 【字體: 】 【發表評論】 【關閉

微水會

第十六屆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

推薦書籍


    《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作者:任南琪
    內容簡介:

    《水的再生與回用》
    作者:【美】林宜獅
    內容簡介:

合作邀請:010-88585381-805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