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的調查顯示,86.65%的網民認為這項措施推行起來有點難度或者難度很大。至于執行困難的原因,68.47%的網民認為是替代品不充足、配套措施不到位,22.27%的網民認為是民眾不習慣,9.26%的網民認為是商家不支持。
事實上,麥德龍超市1999年正式進入南京的時候,就在收銀處提醒消費者,不提供免費塑料袋,如想購買,小袋0.3元,大袋0.5元。當時,這種“超前”的做法遭到很多市民反對。麥德龍南京雨花臺店總經理汪濤告訴記者,當時很多顧客前來投訴,一些顧客認為麥德龍太小氣,沒有“入鄉隨俗”。
9年來,消費者似乎習慣了麥德龍的“摳門”。記者在麥德龍南京雨花臺店看到,很多顧客都自己攜帶購物袋前來購物,很少有顧客購買塑料袋。“目前,我們這個店每天塑料袋的銷售量也就幾百個,如果免費贈送的話,恐怕幾千個都打不住,用量至少增加10倍。”
汪濤說。
殷仁定認為,要控制塑料袋使用,首先在于改變消費者的消費習慣和消費觀念。其實此前蘇果也曾推行過“環保購物袋”,免費贈送給消費者,希望減少使用塑料購物袋,但推行不下去,消費者還是圖方便,幾乎沒有人重復使用,F在有些消費者在結賬的時候常常喜歡額外多要幾個塑料袋,收銀員不給還要爭吵。
所幸的是,媒體已經快速反應起來,對消費者宣傳這一環保理念。如何使用身邊各種材料,自制實用又好看的購物袋,成為一種新的時尚。一些大品牌也結合促銷手段,向消費者贈送購物袋。
環保志愿者、南京師范大學社會學大四學生郭啟明認為,此次國家出臺“限塑令”,明確了工商、稅務、科技、環衛等各個部門的責任,同時要求環保部門加大對廢塑料回收利用過程的監管,制訂環境準入條件、污染控制標準和技術規范并監督實施。這樣的規定明顯更具操作性。“但是,環保是一項長期、復雜的任務,需要全社會廣泛參與,現在離真正杜絕‘白色污染’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南京市人大代表李致家建議,在政策實施過渡期內,政府相關部門當務之急是出臺相關的配套措施,保證新政策得以順利落實。比如,在政策剛實施的兩三個月內,可以由大型超市或企業出面,贈送一些簡易的布質購物袋給市民免費使用。當然,最理想的做法還是尋找塑料袋的環保替代品,并兼顧市民生活的便利。比如,過去家庭主婦逛菜市場常拿的菜籃子、網絲袋,還有環保型的純棉布袋,就是很好的選擇,應該大力提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