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熱點專題 >> 事件專題 >> 限塑令專題 >> 各方反應 >> 

貴州:"限塑令" 不是"收費令"

時間:2008-07-03 來源:中國廣播網 作者:陸丹

    從61日開始,全國范圍內正式實行了"限塑令",規定了從執行之日起除生產、銷售的塑料袋厚度不能小于0.025毫米之外,還對塑料袋的生產質量、印刷質量、食品用的塑料袋標識作了要求。"限塑令"從實施以來,是受百姓歡迎的,也是深入民心的,畢竟它有利于提高公眾的環保意識,引導、鼓勵公眾合理的使用塑料購物袋,保護生態環境。政府在實施"限塑令"的過程中也加大了力度,組織相關部門對不合格的塑料袋制品進行排查,堵住源頭禁止不合格塑料袋流入市場,向市民發放宣傳資料和環保袋,要求各超市、商店等不能無償提供塑料袋等措施。但就在實施過程中,"超市、商店等不能無償提供塑料袋"這一項卻留下了如"用花錢買來的塑料袋就環保了嗎?""花錢買的塑料袋就不污染"之類的話題。

    我們先看一個調查:"據中國塑協塑料再生利用委員會介紹,我國每天買菜要用掉10億個塑料袋,其他各種塑料袋的用量每天在20億個以上。"目前,商場所贈送的塑料袋主要是不可降解的,如果再將其用作垃圾袋,將嚴重的危害環境。要讓塑料袋腐爛,埋在地下大約需要200年才能腐爛,并且會嚴重損壞土壤,如果用焚燒方式進行處理,則會產生有害煙塵和有毒氣體,造成長期的環境污染。試想一下,我們現在一天造成的污染,卻要用兩代人的時間去彌補,這筆賬是很不劃算。

         "用花錢買來的塑料袋就環保了嗎?"筆者的回答是否定的。塑料袋有著不侵水、干凈、方便、易攜帶的優勢,有的人擔心"商家不能無償提供塑料袋"是一種以經濟來刺激消費者,從而達到限制的行為,久而久之,等到那消費者又開始適應了"收費的塑料袋","白色污染"現象會不會又死灰復燃?看得出,"限塑令"的實行是任重而道遠的,需要循序漸進。"商家向消費者有償提供塑料袋"雖是短暫的舉措,但不可否認也正是這種約束使得全民有了"保護環境"不僅只是在嘴上說說,而更需要大家行動起來的意識。當前的"限塑令"不僅是要"",更重要的是"",從商家,從地方政府,從消費者著手,加強對塑料類包裝袋的回收和管理。

    相信"限塑令"在隨后的時間中,根據地方的需要實施方式也會因地制宜地去調整,如同其它國家一樣,設置專門的回收站點、加強回收再利用率、在商場購物時換取獎勵等多種形式的來進行控制,形成較完善的物質循環再生體系,當人們都有意識的去主動進行環保,有效合理的去利用塑料袋,我們依舊生存在一個綠色的家園。

打印】 【網站論壇】 【字體: 】 【發表評論】 【關閉

微水會

第十六屆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

推薦書籍


    《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作者:任南琪
    內容簡介:

    《水的再生與回用》
    作者:【美】林宜獅
    內容簡介:

合作邀請:010-88585381-805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