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熱點專題 >> 事件專題 >> 限塑令專題 >> 各方反應 >> 

廠家:優勝劣汰洗牌提速

時間:2008-07-03 來源: 作者:

    有的包裝用品公司原先既做超薄塑料袋,也做厚塑料袋。有的企業自主研發的新型技術投入生產后,新型塑料袋的厚度符合標準,不但更環保,成本也大大節省。面對限塑令,這類企業放棄從前的生產線,全力投入新品生產。

    當然,能夠從容轉身的企業并不多。例如對上海塑料包裝行業的調查結果顯示,上海塑料馬甲袋年產量約5萬噸,分布在大大小小1500多家塑料企業,其中通過食品級塑料袋生產QS認證的企業只有10多家,大型塑料袋生產企業不到10家。很多小廠使用回料生產,生產環境惡劣,一些作坊之間掛靠廢品回收站,兩三臺吹塑機就可以加工,每月產銷量達30噸左右。

    塑料袋還是塑料制品中最低層次的產品,行業利潤率不足5%,遠遠低于其他工業包裝類產品。一般家庭作坊生產超薄塑料袋,每噸原材料能生產出100萬個塑料袋,批發利潤分攤到每個袋子上只有0.003元左右。

    有專家認為,限塑令一出,價廉質次的超薄塑料袋失去銷路,行業內眾多小企業、小作坊將面臨洗牌。大型塑料包裝企業超薄塑料袋產品較少,轉型容易,因此多數表示所受影響不大。新規出臺,市場上可降解塑料袋、環保厚塑料袋、無紡布袋等產品銷路變得更好,刺激企業調整產品結構、加快技術研發,塑料行業的整體利潤率也將顯著提高。

    但也有一些大型企業表示擔憂,不知道政策執行后市場行為會怎樣變化。最初政策會對市場帶來強烈沖擊,但幾個月后政策會不會被鉆空子?政策效應能不能一直持續?如新標準中規定塑料購物袋要達到重復使用7次以上,但強度很難檢測,厚度達標的塑料袋可能大量使用回料、填充料,強度反而不夠,很容易破損。

 

打印】 【網站論壇】 【字體: 】 【發表評論】 【關閉

微水會

第十六屆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

推薦書籍


    《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作者:任南琪
    內容簡介:

    《水的再生與回用》
    作者:【美】林宜獅
    內容簡介:

合作邀請:010-88585381-805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