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汶川大地震發生以后,災情牽動著每個中國人的心,中國人在災難面前表現出的空前的團結再一次證明了中華民族的偉大!災情就是命令,時間就是生命,我們必須開山鑿路,修出跑道,與時間賽跑,與生命賽跑,筑起一道守護生命的長城。
此次地震災情涉及面非常之廣,覆蓋了四川省的多個地方,死亡人數與日俱增,道路阻斷使救援隊伍很難進入偏遠地方施救,天氣變化多端,泥石流、大雨、滑坡、遺體腐壞等因素都讓可能發生的疫情成為了控制的重點。因此,成都水司已經將關注點放在了最重要的環節——源水安全上來,成都水司立即爭分奪秒,組織人員做好相應的準備措施和應急手段,迎接新一輪的考驗。
首先成都水司緊急調整消毒指標,將出廠水余氯的控制范圍從0.3mg/l—0.9mg/l,調升到0.7mg/l—1.2mg/l,加大消毒的力度,更大程度的消滅細菌和病毒。打響了水質保衛的第一槍!
水源巡視,跑在疫情的前面
5月14日,針對“水恐慌”事件,源水的安全是所有人揪心的重點,源水安全如若得不到保證,就會失去市民的信任,產生恐慌,失去穩定的社會秩序。在重大的災難來臨以后,只有社會有序的繼續運轉,才會有力的保障抗震救災的進行。成都水司就是推動社會運轉中的一個重要齒輪,只要其中一個環節發生故障,都將產生可怕的社會效應。水源,生命的源頭,必須跑在疫情的前面,早發現、早預防、防范于未然,決不放松警惕,為市民負責,為供水安全負責。成都水司立即作出部署,質量監測中心、各個水廠,必須加強對源水的巡視,增加頻次,延長巡視距離,跑在災情的前面,掌握最新的水質數據,捍衛城市的供水安全!
接到通知以后,各個相關部門立即行動起來,制定相應的應急措施。各個水廠從以前的每周巡視源水變為每日巡視,并且從水源保護區上游2000米的范圍延長到了15公里,自來水六廠的巡視距離從取水口一直到都江堰。巡河人員沿途對源水的感官性狀、漂浮物等進行巡視,一有異常立即上報。讓河水的狀況隨時印入我們的視線,從第一關卡了解源水的變化。
水質監測,不間斷進行,掌控最新的數據
第二個關卡就是成都水司的水質監測體系。每個水廠都在取水口設置了監測點,并且有一系列先進的在線式儀表24小時不間斷的提供水質數據,根據儀器儀表所描繪出的曲線圖可以明確地看出水質的變化。在每個水廠,從取水口、中間水、出廠水都有24小時在線式儀表進行水質監測和化驗人員的抽查,極其有力的保障著優良的水質。針對突如其來的災情,水廠與成都水司質量監測中心、成都市防疫站一道制定了應急的水質檢測程序,除儀表24小時監測外,增加人工檢測的頻次,隨時追蹤水源中物質的狀況,防范于未然。
于是,水廠化驗室、質檢技術人員、成都市衛生防疫站組合成了一個檢測組,改變以前的工作模式,水廠化驗人員每10分鐘就必須觀察源水生物活性監測池的情況,對魚的數量和生存狀況進行記錄;每2個小時對源水的氨氮指標和濁度指標進行檢測;每四個小時需進行需氯量實驗和耗氧量實驗,檢測水體被污染的情況。成都水司質檢技術人員一天需四次對深層次的污染指標進行檢測,如各類重金屬指標、細菌指標、毒理學指標進行檢測,及時掌握水體的變化趨勢。成都市衛生防疫站也是一天四次進行抽查,多方位多角度的監測源水,與災情賽跑,要跑在它的前面。
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中國水協)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鎮水務發展戰略國際研討會指定網站 國際水協會中國委員會工作網站
全國中長期科技發展十六項專項之一、中國十六大中長期重點專項 - 中國水體污染防治重大專項發布網站
技術支持: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3-2011 版權所有 京ICP備12048982號-4
通信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號城科會辦公樓201(100835) Email:water@chinacitywater.org Fax:010-88585380 Tel:010-88585381版權所有: 水世界-中國城鎮水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