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水司與災情賽跑 捍衛供水安全

時間:2008-06-03 來源: 作者:

  多方保障,有序管理,建立堅固的抗災平臺

  從14日開始,各水廠與處于成都市內的質檢中心就建立了檢測跑道,采樣車頻繁的往返于水廠與質檢中心。在去水六廠的路上,經常會看到2個小時就有一輛的采樣車顛簸在犀浦的路上,正匆匆的將新采集的水樣送到質檢中心檢測人員的手中。成都水司抽調了大量的車輛投入到采樣、送樣隊伍中來,優先保障源水的檢測工作及時、有效的進行。檢測的數據雖然枯燥,但卻是會說話的攝像機,向我們仔細追蹤、描述著水源絲毫的變化。

  為了保障安全供水,不讓任何隱患影響供水的正常,水廠各技術人員都積極主動地搶修設備、維護工藝,跑在生產前面,做好供水生產的一切準備工作。514日上午至深夜,水廠維修員工不顧余震,克服種種困難,挑燈夜戰,搶修水廠的一組重要工藝設施——濾池,通過連續不間斷奮戰16個小時,終于恢復了濾池的正常生產,保障了非正常時期的成都市供水,使成都市的抗震救災工作無后顧之憂。在整個搶修期間,水廠骨干們發揚了不怕累、不怕苦的精神,毫無怨言的投入到任務中來,對于他們而言,供水就是使命,時間就是穩定!

  每個水廠還建立了災害期間的管理體制,領導、技術人員、化驗人員每日值班,各個管理層都切入到生產中去。每日夜晚都要召開生產分析會,對當日的工作進行總結,分析源水形勢,了解生產動態,解決生產中的問題,協調工作配合,為明天的生產做好一切準備。每次余震后,廠領導都要帶領值班人員對全廠設備設施進行檢查,排除任何安全隱患。并且廠領導為了解除職工的顧慮,積極為他們分憂,將災情現狀合理分析,消除職工心中不必要的恐慌,讓他們安心的工作。

  由于工作量的陡增,各個水廠都出現了人員短缺的現象,特別是水質檢測人員更是緊缺,成都水司立即特事特辦,抽調從化驗崗位轉崗的機關人員分配到各個水廠中去,充實水廠的力量。他們中有普通技術人員,有管理人員,甚至也有該公司的中層領導,但他們都二話不說,以普通檢測人員的身份盡心盡責的工作,令人敬佩。

  準備應急處理材料、保障安全供水

  為了預防可能出現的疫情,警惕源水中可能會出現的有機污染、化學污染、深度污染,成都水司分別制定了相應的應對措施。成都水司立即配備了活性炭、高錳酸鉀、堿液、次氯酸鈉等應急水處理劑,通過強吸附、強氧化等多種水處理工藝來應對地震后可能出現的新一輪災情,做到了有備無患。

  為了搶在災情前面,做好應對準備,成都水司技術中心針對水廠現有的常規處理工藝,提出了臨時安裝投加管道,緊急進行生產投配實驗和投加操作指導的方案,要求在最短的時間內做好應急措施。為了防止災情出現后液氯供應可能出現緊張的局面,成都水司專門準備了第二套消毒方式——次氯酸鈉消毒,作為液氯消毒的有力支撐。并且,為了抗擊突發性的污染和我們不曾接觸過的水體污染,成都水司技術中心查閱大量的文獻資料,針對可能會出現的源水危機以及水體內的不明污染物,尋找處理方法。同時,成都水司也積極聯絡有關專家,尋求多方的技術支持。

  各個水廠,為了提高抗沖擊的能力,加強水處理的效果,與時間賽跑,爭分奪秒的安裝投加應急水處理材料的配套設施。這些新技術的應用,將大大提高成都水司的水處理能力,提高水質。針對無法預計的災情發展,防止可能會出現的源水危機,在成都水司調度中心,已經在制定相應的調度方案,并且會根絕災情的演變不斷調整,最大程度的保證供水安全性。水源污染,哪怕是1%的可能性,成都水司也不會放松警惕,因為市民的生命安全重于一切!

  通過層層體系的保障,成都水司已經修建好了一條與災情抗爭的跑道,讓我們眾志成城,跑起來,再跑快一點,跑到災難的前面,將一切的不安全因素甩在后面,捍衛城市的供水安全!

 

上一頁 頁碼:[<< 1 2 ] 下一頁 共2頁

打印】 【網站論壇】 【字體: 】 【發表評論】 【關閉

微水會

更多關于 成都水司與災情賽跑 捍衛供水安全 的資料

    第十六屆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

    推薦書籍


      《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作者:任南琪
      內容簡介:

      《水的再生與回用》
      作者:【美】林宜獅
      內容簡介:

    合作邀請:010-88585381-805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