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熱點專題 >> 事件專題 >> 節水城市 >> 

以技術為動力 推廣多渠道的節約用水

時間:2009-11-10 來源: 作者:

1、推廣農業節水技術 。農業用水占我國總用水量的80%,但農業用水中的浪費現象也最嚴重。灌溉用水占農業用水量的70%,灌溉過程中半數以上在中途滲漏,采用漫灌又要浪費30~35%。今后應大力發展節水灌溉技術。對灌溉農業區,節水灌溉技術應以改進地面灌溉為主,推廣適合我國國情的地面灌溉節水技術(如平地、溝灌、間歇灌等)。在北方渠灌區推行并渠結合的灌溉方式,有條件的地區可發展噴灌和滴灌。應使水利工程和農業技術相配合,進行節水的輪作制度。推廣耕作栽培、培肥施肥和抗旱高產優質品種。對旱地農業區,應按照水旱互補的方針,充分利用雨水集蓄節灌等現代旱地農業技術,進行以坡改梯為重點的基本農田建設,并通過各種措施,降低無效蒸發,提高土壤有機質,建設土壤水庫,增加貯水。同時,根據不同作物的需水特征和當地水資源條件,調整作物布局,優化種植結構,選育優良品種。

2、推廣工業節水技術 。工業生產也是用水大戶。目前我國工業萬元產值用水量是發達國家5~10倍,壓縮工業用水量還有很大的潛力可挖。降低工業用水量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1)改革生產用水工藝,爭取少用水。如我國煉鋼等生產過程的單位耗水量比國外先進水平高幾倍甚至幾十倍,若用氧氣轉爐代替老式平爐,不但可提高鋼的產量,而且可降低用水量86~90%。(2)提高水資源的重復利用率。國外先進工業企業的用水重復利用率高達90%以上,而我國工業企業的用水絕大部分都在一次利用后作為廢水排放。雖然我國一些缺水大城市的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較高,但地區差別很大,進一步挖潛可節約大量水資源。(3)探討利用海水、微咸水的技術。由于淡水資源的缺乏,沿海城市可利用海水做工業冷卻水和生活沖廁水,華北和西北地區可開發微咸水資源。

3、推廣城市生活用水節水技術。 城市生活用水是水資源消耗的一個重要方面,也是水污染的又一重要來源。據建設部城市水資源中心的資料表明,我國城市生活用水的1/3由于水資源供給和使用過程中跑、冒、滴、漏現象而白白損失了。由于許多城市自來水管道老化和質量低劣,每年我國由于管道漏損的水量就占自來水管網供水的20%以上,達到60億立方米。面對這種情況,我國城市應提高節水技術,開發推廣節水器具,宣傳并鼓勵節水,創建節水型城市。20世紀90年代,紐約面臨嚴重的用水短缺, 人們每天沖刷、沐浴和刷牙時都異常尷尬。隨著居民的遷入和干旱年份的增多,城市天天要額外尋找34萬立方米水(約占整個城市用水量的70%左右)。如按通常的思維途徑,市政管員可以選擇花費10億美元在哈得遜河附近新建供水站,然而,一個更低成本的換軌思路出現了——減少對現有供水的需求。為此,紐約市環保局(DEP)推行了一項始于1994年的抽水馬桶的優惠政策,該項宏偉計劃預算資金2.95億美元。優惠額度達150萬美元,打算用節水型抽水馬桶替代全市1/3的低效抽水馬桶,后者每次沖刷需水20升以上,而前者只需6升水。DEP希望通過該計劃實施,實現大部分節水目標。計劃開始前三天,大約收到2萬件申請,到1997年計劃完成時,低流抽水馬桶已取代了11萬棟建筑內的133萬個低效抽水馬桶。結果,每年每棟樓減少了29%的用水,DEP估算全市低流洗手間每天節約了27—34萬立方米水。

4、開發、引進和吸收先進的治污技術。 除了在農業、工業和生活用水中節水外,開發、引進先進的治污技術,提高污水處理率和再利用率也是節水的一個重要途徑。面對水環境污染日益嚴重的問題,我國首先應從戰略上變“末端治理”為“源頭控制”。積極開發和引進吸收國外先進的治污技術,提高城市污水的處理深度,將城市污水開辟為“第二水源”。這種再生水可用作城市用水、工業冷卻水、環境用水、地面沖洗水和農田灌溉水。這是保護供水水質和改善水環境的必然要求,也是實現城市水資源與水環境協調發展的根本出路。

5、重視和加強水資源調配的研究、規劃與實施 。我國北方水少而南方水多,且時間上波動很大。這種空間分布與時間分配的極不均勻性,決定了采用區域水資源調配辦法改善這種不均勻性的必要性。但是確定是否需要調水,又必須具體地分析北方受水各地區缺水的性質,并根據區域經濟與社會近期與遠期的需求進行周密的區域水資源供需平衡分析,以確定調水的合理規模,并充分論證工程技術的可行性。南水北調是我國經濟發展中一項具有實踐意義的措施,它可以使調入區的調水量規模最小而效益最大。調水對于調入區來說是一種重要開源,但開源又必須在節流的前提下進行,在節流的基礎上開源是水資源調配的基本原則。調水應是對當地水源的補充。只有實現了地區節流,充分挖掘當地水資源的潛力后,實施調水才是最經濟、最合理的。

6、實施取水許可制度 。為了合理開發、利用水資源,保護生態環境,必須強化水資源管理,制定全國水資源規劃,水資源中長期供求規劃。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以及城市重大建設項目的布局必須進行科學論證。在地下水超采區,應嚴格控制地下水開采。在制定水資源開發、利用規劃和調度水資源時,應當維持湖泊、水庫以及地下水的合理水位,維護水體的自然凈化能力。

打印】 【網站論壇】 【字體: 】 【發表評論】 【關閉

微水會

更多關于 以技術為動力 推廣多渠道的節約用水 的資料

    第十六屆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

    推薦書籍


      《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作者:任南琪
      內容簡介:

      《水的再生與回用》
      作者:【美】林宜獅
      內容簡介:

    合作邀請:010-88585381-805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