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熱點專題 >> 事件專題 >> 外資巨頭 沖擊水務 >> 

從民生大方向去審視“外資水務帝國”

時間:2009-06-23 來源:北京青年報 作者:蔡方華

近日,一家經營類報紙發表文章稱,外資水務巨頭再次向西安自來水公司發起了并購攻勢。兩年前,這家名叫威立雅的法國公司試圖收購西安自來水公司的部分股份,但因輿論的強烈反對,收購案悄然終止。事隔兩年之后,威立雅與西水的合作重新提上了日程,而反對的聲音似乎已經不像當初那么響亮了。

類似關于城市水務的報道,歷來都不會在公眾范圍內引起太大反響,這或許與報道內容缺乏轟動性有關。但毋庸置疑的是,城市自來水業務的任何變化,事實上牽涉到每個城鎮居民的切身利益。當帶有公用事業性質的城市自來水,以并購、合資等方式被賦予更強烈的市場色彩的時候,城鎮居民安享多年的穩定水價,已經在不知不覺間出現了上漲的勢頭。

國際水務巨頭在中國開拓業務不過短短幾年的時間,但一個“強大的外資水務帝國”已經在我們身邊悄然顯現。這其中,法國蘇伊士集團已經擁有北自昌圖、南至三亞的22家合資企業,法國威立雅公司則拿下了天津、上海、昆明等城市21個水務合作項目。如果威立雅在西安的并購得手,則整個西部的城市水務基本上都在外資的掌控之中。

威立雅等公司在中國的并購之所以如此順手,有著多方面的原因。在國際水務巨頭看來,中國的水務市場管理粗放但潛力巨大,有著非常誘人的贏利前景,如果能夠拿到中國城市的供水項目,無論付出怎樣的代價都很值得。為此,威立雅等公司在收購時總是采取高溢價戰略,比如,地方政府為自來水公司45%的股份開出4億元的底價,威立雅竟能以17億元去投標,如此巨大的收益讓地方政府根本沒有能力拒絕。當然,更主要的原因還在于,很多地方早就想拋掉城市供水這個“燙手山芋”。受其公用事業性質的制約,城市供水價格長時間保持不變,經營管理模式也日趨陳舊,供水企業的虧損越來越嚴重,已經成為地方財政的一個大包袱。如果能夠以體面的方式把包袱扔給外國企業,那是再也合適不過的了。

但威立雅并不是慈善機構,他們在中國大把花錢最終是要贏利的。贏利的方式可能很多,比如采取先進的管理方式、最大限度地壓縮經營成本等,但以市場定價方式逐步提高水價,肯定將是一個主要的利潤來源。事實上,從去年年底開始,全國許多城市不約而同掀起了一輪水價上漲的大潮。這一輪漲價是城市供水在還歷史的舊賬,可能與威立雅等無關,但不難想象的是,威立雅等收購自來水企業所付出的巨大成本,將在很長時間里成為城市水價上調的重要根源。也就是說,地方政府雖然暫時給自來水企業賣了個好價錢,但城市居民最終要為這個“甜頭”買單。

城市公用事業確有改革的必要,外資進入城市供水等領域也不失為一種探索的方向,但是,如果地方政府抱著甩包袱的心態,在改革路徑選擇上過于圖省事,就有可能在公共服務方面埋下禍根。從發展的方向看,外資進入供水領域可能會減輕地方財政的負擔,提高城市公共建設的效率;但從民生的方向看,外資對城市供水的大面積“控場”,有可能從體制層面改變其公用性質,從操作層面削弱政府的定價能力,并在實質上剝奪民眾參與公共品定價的權利,最終將損害公眾的福利。如何避免這種可能性的出現,是地方政府在設計供水改革方案時一個重要的考量方向。

打印】 【網站論壇】 【字體: 】 【發表評論】 【關閉

微水會

第十六屆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

推薦書籍


    《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作者:任南琪
    內容簡介:

    《水的再生與回用》
    作者:【美】林宜獅
    內容簡介:

合作邀請:010-88585381-805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