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京都議定書》的要求,工業發達國家到2012年至少減少50億噸的二氧化碳的排放。據預計,其中至少有25億噸的減排量需求無法被滿足,需要其他國家的協助。碳減排市場無疑給發展中國家提供了一個龐大的市場。
根據挪威的點碳咨詢公司的統計數據顯示,歐洲市場上的碳額度價格由04年12月的每頓8.47歐元上漲至07年12月22.86歐元,交易量也一直呈上升趨勢。根據CDM 2006年8月的簡報:「2006年上半年,全球碳交易量為6.84億噸二氧化碳,超過2005年同期的5倍,約占05年碳交易量的85%。上半年的碳交易額度約為120億歐元(約150億美元),已經超過了2005年的全年碳交易額!褂纱丝梢姡蛱冀灰资袌稣蹬畈l展之時,碳減排的壓力為發展中國家提供了無限商機。
碳金融悄然而至
作為全球第二大碳排放國,中國碳排放市場備受矚目。點碳咨詢公司2007年10月份的研究結果顯示,中國是最適宜發展碳減排項目的國家,其次是印度和智利,事實上,歐洲和日本的碳基金正在激烈地爭奪中國的碳排放權。根據CDM規則估算,以目前中國每噸CER 7到8歐元的市場價格計算,在2012年之前,中國的碳交易潛力達數十億歐元,約占全球市場份額的50%。
這邊廂,中國企業還在適應這種新型的賺錢模式;那邊廂,國際金融機構早已耐不住性子,急切在這塊大蛋糕中分一杯羹。溫室氣體減排全球交易組建成了一個特殊的碳金融市場,包括直接投資融資,銀行貸款,碳指標交易,期權期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