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 | 水務大會 | 中國水協 | 新聞 | 專題 | 企業之窗 | 求職招聘 | 會展 | 招標信息 | 行業分析
·學術 | 學術論壇 | 行業手冊 | 專家 | 書籍 | 行業圖紙 | 論文下載 | 軟件 | 通知公告 | 工程范例
·交流 | 資料搜索 | 業內辯論 | 點評 | 留言 | 在線投稿 | 網站服務 | 會員 | 友情鏈接 | English 
  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都市世界 能源世界
 您的位置:首页 >> 熱點專題 >> 事件專題 >> 碳交易的發展之路 >> 新聞資訊 >> 
 
碳排放交易應著眼于換技術
時間:2008-05-28  來源:  作者:劉效仁
 
 

  碳排放交易在中國落地生根,風聲水起。
  美國國際集團(AIG)近日宣布,將注資400萬美元于中國和美國溫室氣體減排項目,用于補償該公司2006年所排放的62萬噸溫室氣體總量。其中200萬美元,將投資在新疆和四川的農村。這雖然不是第一起碳排放交易,但從美國兩家環保NGO、美環保協會和生態發展基金以及四川、新疆環保部門相關負責人悉數到場的來看,無疑具有昭示意義。筆者以為,作為發展中國家,中國的碳排放交易當立意高遠,以指標換取節能和新能源高新技術。
  溫室效應天氣變暖,將給人類帶來毀滅性災難,早已成為國際共識。2006年的斯特恩報告估計,如果平均氣溫上升34攝氏度,可導致全球2億人口,因為海平面上升、水災或旱災而失去家園。聯手拯救地球,努力減少排放,也就成了全球成員國的共同責任和義務。1997年接受簽署現已獲169個國家認可的《京都議定書》,對溫室氣體排放量上限,至2012年平均排放量必須比1990年的水平低5.2%作出規定,同時允許其成員國當不能按期實現減排目標時,可從擁有超額配額(或排放許可證)的國家(主要是發展中國家)購買一定數量的配額以完成減排目標。
  當下全球碳排放交易大約有600億美元左右市場規模,中國占其約14份額,因此中國成為最大的賣方市場以及歐美公司青睞的對象。雖然把廢氣排放當作商品進行交易,曾被人批評為可能導致道德問題。但從地球村的公共利益考量,這種交易亦是兩害相衡取其輕,是遏制全球性天氣污染的一種更趨理性的抉擇。只是對于發展中國家來說,如何趨利避害,更多的發展自己,必須作一些立意高遠,著眼于可持續發展的對策和方略。
  一方面,我們固然可以通過碳價格控制,在交易中實現利益的最大化。比如,國際上的價格大約10歐元(約15.90美元)每噸。按美國國際集團(AIG)的交易估算,400萬美元買62萬噸的碳排放指標,每噸約合65美元。不僅遠遠低于國際通行價格,甚至與去年10月國家發改委不得低于9.5美元/噸的相關規定,也有不小的差距。當然,我們的政府與企業需要尋求眼光高遠的碳交易模式,建設公開的平臺,參與碳交易規則的制定,成為游戲的主角,以提高價格。另一方面,我國更當著眼于從CDM機制中獲取國外先進的節能減排技術。要讓農民知道,除了農產品,還可以賣炭排放指標。新疆環保局副局長葉民如是說。我則以為,更重要是讓農民懂得,通過使用沼氣減少氮肥和機械的使用發展自已,比只顧及眼前的利益更有價值和意義。
  CDM的宗旨之一就是支持東道國的可持續發展,尤其強調所引進的先進技術設備,要帶來技術轉讓和推廣應用。事實上,以CDM項目來換國外先進環保技術,對于清潔發展機制最有利,也是我國政府所孜孜以求的。以風電為例,中國最大只能生產1.5兆瓦的風機,更大功率的只能從德國、荷蘭等少數國家進口。這既有我們自己的原因,如不少企業認識模糊,甚至不樂于使用回本周期更長的先進技術。另一方面,發達國家的技術保護和封閉也制約了中國以碳指標換技術。我們既要走出目光短淺急功近利的心理誤區,又要通過政府高層推進國家之間的互動,借助國際條約和國際機構的力量,促進發達國家節能環排高新技術的對外開放。
  去年3月,在德國召開的“G8+5”環境部長會議上,國家發改委副主任解振華強調,《京都議定書》下的清潔發展機制規則規定了技術轉讓的內容,但在實際運作中很不盡如人意,應進一步研究和完善。并建議發達國家從官方發展援助中拿出部分資金,集中用來購買一些可有效減排溫室氣體的實用技術,無償轉讓給發展中國家,以提高發展中國家的技術水平和應對氣候變化的能力。當然,要通過碳交易贏得技術,甚至要打破國際間的技術封鎖,關鍵仍在于我們自己的不懈努力,要自己救自己。

 

 
打印】 【網站論壇】 【字體: 】 【發表評論】 【關閉


業內交流
更多關于 碳排放交易應著眼于換技術 的資料
· 倫敦碳排放交易很活躍 [2008-05-19]
· 京津均屬意 碳排放交易市場能否加速“熱啟動” [2008-05-19]
· 關于發布《環境污染源自動監控信息傳輸、交換技術規范》(試行)等7項國家環境保護標準的公告 [2007-07-17]
· 離子交換技術在海水淡化中的應用 [2007-03-05]
 

熱點專題

2018水世界企業高級會員

第十二屆中國城鎮水務大
最新更新論文
最新圖紙更新

絮凝沉淀池圖紙

臭氧消毒制備間及接觸氧
·絮凝沉淀池圖紙
·臭氧消毒制備間及接觸
·氣浮機圖紙
·造紙廢水全套圖紙
推薦書籍
《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作者:任南琪
內容簡介:

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中國水協)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城鎮水務發展戰略國際研討會指定網站 國際水協會中國委員會工作網站
全國中長期科技發展十六項專項之一、中國十六大中長期重點專項-中國水體污染防治重大專項發布網站
承辦: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3-2009 版權所有 京ICP備06062082號-1 京公海網安備110108001947號
通信地址: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北附樓312室(100835)
Email:water@chinacitywater.org Fax:010-88585380 Tel:010-88585381-814
版權所有: 水世界-中國城鎮水網.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導航 - 投稿 -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