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 | 水務大會 | 中國水協 | 新聞 | 專題 | 企業之窗 | 求職招聘 | 會展 | 招標信息 | 行業分析
·學術 | 學術論壇 | 行業手冊 | 專家 | 書籍 | 行業圖紙 | 論文下載 | 軟件 | 通知公告 | 工程范例
·交流 | 資料搜索 | 業內辯論 | 點評 | 留言 | 在線投稿 | 網站服務 | 會員 | 友情鏈接 | English 
  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都市世界 能源世界
 您的位置:首页 >> 熱點專題 >> 事件專題 >> 碳交易的發展之路 >> 新聞資訊 >> 
 
碳交易走近中國民眾
時間:2008-05-19  來源:  作者:
 
 

       “1997年在日本京都召開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三次締約方大會,參會的149個國家通過磋商,達成共識,要求發達國家在20082012年內將6種溫室氣體的排放量至少比1990年平均減少5.2%。這是《京都議定書》的主要內容。然而,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如果做到這一點,其工業發展將受到很大影響。為了調和這種矛盾,這些國家可以在盡可能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前提下,向發展中國家購買部分二氧化碳的碳信用指標(二氧化碳的額度單位),或者直接在發展中國家投資植樹造林項目來抵消未能減少的二氧化碳量,而發展中國家必須將這筆資金用于綠化、造林來真正達到減少二氧化碳的目的。”818日,國家林業局植樹造林司副司長李怒云在向二氧化碳宣戰的講座上這樣說。 

《京都議定書》催生的第一個國際林業碳匯項目 

    碳匯主要是指森林吸收并儲存二氧化碳的多少,或者說是森林吸收并儲存二氧化碳的能力。有關資料表明,森林面積雖然只占陸地總面積的1/3,但森林植被區的碳儲量幾乎占到陸地碳庫總量的一半。樹木通過光合作用吸收大氣中的大量二氧化碳,減緩了溫室效應。這就是通常所說的森林的碳匯作用。二氧化碳是林木生長的重要營養物質。它把吸收的二氧化碳在光能作用下轉變為糖、氧氣和有機物,為生物界提供枝葉、莖根、果實、種子,提供最基本的物質和能量來源。這一轉化過程,就形成了森林的固碳效應。森林是二氧化碳的吸收器、貯存庫和緩沖器。森林一旦遭到破壞,也會變成二氧化碳的排放源。 

    李怒云表示,廣西正在實施我國第一個《京都議定書》框架下的林業碳匯項目。在廣西蒼梧縣和環江縣,從2006年開始,這個項目共計營造4000公頃人工林。在未來15年內世界銀行將以一定價格購買其中60萬噸二氧化碳碳信用。項目實施涉及當地的林場和農戶。這不僅有助于吸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還將促進當地農民增收、植被恢復、水源改善、生態保護、就業增加等多重效益。該項目是國際上第一個《京都議定書》框架下的林業碳匯項目。 

中國綠色碳基金在行動 

    中國綠化基金會、中國綠化碳基金于720日正式成立,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中國綠化基金會名譽主席賈慶林在成立儀式上指出,成立中國綠色碳基金,積極實施以增加森林儲能為目的的植樹造林、保護森林等林業碳匯項目,是生物質能源發展進程中邁出的重要一步,要切實加強基金的管理和使用,努力把基金效益最大限度發揮出來。要積極動員全社會的力量,特別是大中型企業,積極參與到這一利國利民的事業中來。 

    中國綠色碳基金將利用募集來的資金組織一系列的林業碳匯項目,包括公益性的和商業性的。這將促進碳匯志愿者市場和碳交易市場的形成。李怒云表示,盡管現在碳交易市場的成立時機尚未成熟,但如果大家都積極參與到這一有利于全人類可持續發展的事業當中來,碳交易市場的前景十分看好。而就目前的收益而言,加入的企業可以獲得通過計量、核查、登記、注冊的碳匯信用指標以及出資部分的全免企業所得稅(25%),并能樹立綠色營銷形象,增強企業的公眾影響力和市場美譽度。 

把二氧化碳買回家 

    有關數據顯示,全球60億人,平均每年每人產生2.7噸二氧化碳,相當于需要每人每年種30棵樹才能抵消。而面對日益嚴重的溫室效應,作為普通民眾,要如何參與到這一綠色行動中來呢? 

    李怒云表示,首先,采取綠色的生活方式是根本。比如,換用節能燈泡,將空調調到26攝氏度以上,選擇公共交通工具等。而目前如果想盡快為這一事業作貢獻,就可以參與到碳匯項目行動中來,通過購買二氧化碳碳信用的方式,來支持植樹造林項目,用以抵消自身產生的二氧化碳,實現個人的二氧化碳排放。今后,為了鼓勵個人參與這一綠色事業,有可能參照給予企業收益的模式,購買二氧化碳的個人可以得到減免部分稅收的鼓勵。 

    目前,碳交易已在國際上形成一個龐大的市場,英國貿易部氣候變化項目辦公室經理喬納森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表示:一場碳風暴必將席卷世界。除英國以外,其他參與的發達國家也看好中國市場,目前全球有70多家公司參與碳交易。從國際市場來看,現在對于碳項目的需求大于資金的需求,大家都在尋求真正減排、風險比較小的項目。 

    參與多項清潔發展機制項目設計的專家周谷涵分析說,由于發達國家減排成本遠遠高于發展中國家,從其他國家購買溫室氣體排放配額,比花費大量資金改進工業技術減排合算得多。因此,發達國家更愿意把資金和技術投入到發展中國家,從而間接獲得排放配額。發展中國家獲得資金和技術時,發達國家及直接參與交易的碳交易商也會從交易中受益。他認為,不管從環境治理角度,還是從經濟收益角度,面對虎視眈眈的各國買家,中國工業生產企業的林業碳匯項目的層層推進正在給自己帶來實惠。這種交易的達成顯然是一種雙贏。

 

 

 
打印】 【網站論壇】 【字體: 】 【發表評論】 【關閉


業內交流
更多關于 碳交易走近中國民眾 的資料
· 碳交易的發展之路 [2008-08-14]
· 環保大趨勢催生“環權”市場 占未來碳交易席位 [2008-08-12]
· 碳交易催生中國CDM投資熱 [2008-05-28]
· 專家預測中國碳交易市場將達500億美元 [2008-05-28]
· 中國碳交易市場潛力巨大 [2008-05-28]
 

熱點專題

2018水世界企業高級會員

第十二屆中國城鎮水務大
最新更新論文
最新圖紙更新

絮凝沉淀池圖紙

臭氧消毒制備間及接觸氧
·絮凝沉淀池圖紙
·臭氧消毒制備間及接觸
·氣浮機圖紙
·造紙廢水全套圖紙
推薦書籍
《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作者:任南琪
內容簡介:

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中國水協)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城鎮水務發展戰略國際研討會指定網站 國際水協會中國委員會工作網站
全國中長期科技發展十六項專項之一、中國十六大中長期重點專項-中國水體污染防治重大專項發布網站
承辦: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3-2009 版權所有 京ICP備06062082號-1 京公海網安備110108001947號
通信地址: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北附樓312室(100835)
Email:water@chinacitywater.org Fax:010-88585380 Tel:010-88585381-814
版權所有: 水世界-中國城鎮水網.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導航 - 投稿 -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