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球氣候變暖,金融投資者的碳交易市場將來會在我國形成。
周小川解釋說,長期對于溫室氣體的控制,主要是二氧化碳的控制,保持了全球的碳排放的交易,簡稱碳交易。碳交易很可能演變跟金融比較有關的就是碳交易市場。隨著碳交易這個概念的提出,國際上許多市場開始準備碳交易這個活動,做好市場各方面的準備。
他表示,由于碳交易吸引了金融投資者巨大的收益,會形成一個全球性的市場,所以將來也可以在我們國內存在不同程度的交易。有一些地區,像工業發展快的地區排放比較多,而另外一方面碳的容量比較大,可能形成在我們將來對溫室氣體準排放,按照我們的國情如果設置了一種數量方面的上限的話,那么也可以形成國內的有可能的交易。
周小川進一步表示,這里面涉及到的一個就是減排技術,同時還有煤炭只碳交易技術,這就是金融市場的定價技術,盡管不是我們過去理解的金融產品,但是實際上金融定價技術的管理和圍繞金融定價技術產生的管理,就是資金通過怎么樣的配置去支持那些能夠控制溫室氣體,能夠有助于碳評價技術的發展。所以,從廣義上來講,就是金融市場如何引導這部分的資源。而這個資源目前非常相關的問題就涉及到農村的價格和資源配置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