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英國媒體報道,澳大利亞計劃將碳排放物,即溫室氣體儲存在周圍的海底,并準備在2008年開始尋找合適的儲存地點。
澳大利亞能源部長馬丁?弗格森表示,澳政府今年將會修改《近海石油法》,允許國內燃煤發電廠的碳排放物儲存在海底。
他表示,澳洲的近海沉積盆地具有優越的地質條件,如果修改法案能夠通過,政府會在2008年公布儲存區域,這樣澳大利亞就會成為世界上最早建立規范的碳排放物儲存體系的國家之一。
然而該項計劃遭到了環保團體的指責,他們擔心排放物有可能會泄漏、滲進周圍的海水,并批評煤炭和能源公司一方面竭力游說政府承擔排放物泄漏的責任,另一方面為了牟利而又不斷地對環境造成污染。
2007年,澳政府在陸克文當選總理后簽署了《京都議定書》,把氣候變化問題作為重頭戲,并發布了“國家潔凈煤倡議”,根據該倡議,澳大利亞將建立一個規范的排放物近海儲存體系。
澳大利亞嚴重依賴煤炭供能,國內約80%的電力由燃煤發電站提供,排放的溫室氣體占全球總量的1.2%左右,是人均排放污染最嚴重的地區之一。盡管政府表示會在2012年之前將碳排放量降到議定書規定范圍之內,但由于嚴重依賴煤炭發電,預計國內碳排放量未來還會繼續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