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交易(即溫室氣體排放權交易)也就是購買合同
或者碳減排購買協議(ERPAs),其基本原理是,合
同的一方通過支付另一方獲得溫室氣體減排額。買
方可以將購得的減排額用于減緩溫室效應從而實現
其減排的目標。
 
碳交易可以分成兩大類:其一是基于配額的
交易。買家在"限量與貿易"體制下購買由管理者制
定、分配(或拍賣)的減排配額,譬如《京都議定書
》下的分配數量單位(AAU),或者歐盟排放交易體系
(EUETS)下的歐盟配額(EUAs)。其二 是基于項目的
交易。買主向可證實減低溫室氣體排放的項目購買
減排額。典型的此類交易為CDM 以及聯合履行機制
下分別產生核證減排量和減排單位(ERUs)。
 
“低碳經濟”是以低能耗低污染為基礎經濟。
在全球的氣候變化的背景下,“低碳經濟”、“低
碳技術”日益受到世界各國的關注。低碳技術涉及
電力、交通、建筑、冶金、化工、石化等部門以及
在可再生能源及新能源、煤的清潔高效利用、油氣
資源和煤層氣的勘探開發、二氧化碳捕獲與埋存等
領域開發的有效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新技術。
“碳中和”應對減排挑戰
活動產生的大氣保溫氣體排放有直接的關
系。英國政府在2006年發布的《斯特恩氣
候變化經濟學報告》也鄭重指出:“我們
現在對減緩氣候變化采取的行動越少,未
來需要適應氣候變化的難度就越大!比
今,一場旨在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的“綠色
革命”已悄然拉開序幕……
碳交易走近中國民眾
零碳排放房屋
倫敦碳排放交易很活躍
    在博鰲亞洲論壇2008年年會上,“低碳經濟”成為與會各領域人士共同關注的
高頻詞。此前,有關發展“低碳經濟”的信息已越來越多地出現在公眾話題中。理
論上,黨的十七大提出要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在科學發展觀引領下,轉變經濟
發展方式,推動經濟結構戰略調整,更加注重提升自主創新能力,提高節能環保水
平,提高整體經濟的素質和競爭力。
英國的碳減排技術發展戰略
英國政府承諾在世界二氧化碳減排中處于
領導地位,應為碳減排技術創造一個早期
國內市場。一個開發和利用碳減排技術的
堅實工業基礎,取代大量英國煤炭和核電
發電能力所需的近期市場機遇。長期儲存
二氧化碳的地質條件,使英國成為示范二
氧化碳捕捉和儲存的理想地點。
金融投資者的碳交易市場將來會在中國形成
2008-5-20
京津均屬意 碳排放交易市場能否加速
2008-5-20
積極開拓碳交易市場 150億美元中國市場尚待開發
2008-5-20
環境問題說到底是個經濟話題
2008-5-20
大力發展低碳經濟 控制溫室氣體排放
2008-5-20
《京都議定書》和碳排放權分配問題
多聯產能源系統與二氧化碳減排
二氧化碳減排途徑
國外二氧化碳減排研究及對我國啟示
全球變暖與二氧化碳減排
低碳經濟沖擊中國產經格局
中國經濟低碳發展的途徑與潛力分析
中國目前是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第二大國。雖然《京
都議定書》沒有為發展中國家規定具體的減排或限
排義務,但是發展中國家日益面臨國際社會要求控
制溫室氣體排放的巨大壓力。根據國際能源機構的
預測,中國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將于2009年前后超過
美國,成為世界第一。
中國目前是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第二大國。雖然《京都
議定書》沒有為發展中國家規定具體的減排或限排義
務,但是發展中國家日益面臨國際社會要求控制溫室
氣體排放的巨大壓力。根據國際能源機構的預測,中
國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將于2009年前后超過美國,成為
世界第一。
碳排放權交易的產權分析
溫室效應是目前全球性的環境問題。
二氧化碳是導致全球氣候變暖最重要
的溫室氣體,碳減排是緩解溫室效應
的一項重要措施,因而成為全球變化
研究中的熱點。文章運用產權理論對
CO2排污權交易進行分析和考察,并提
出了相關發展對策。
碳排放貿易與環境保護協調策略
從丹麥“能源模式”看低碳經濟特征
旨在限制發達國家溫室氣體排放量以抑制全球變暖
的《京都議定書》干2005年2月16日正式生效!
京都議定書》機制短期內在給我國清潔能源產業帶
來收益的同時,也在傳輸利用大氣資源有償性的市
場信號。從長期看,協議有關規定不是解決溫室氣
體的萬能方案,
2006以來,丹麥政府和公眾對全球氣候變化問題的關
注日益增加,大學、研究機構和企業界對未來新能源
技術的研究開發保持了資金和人力投入,商業化進程
在加速。盡管如此,目前丹麥社會還并未把“低碳經
濟”作為公共議題加以討論。本文試從丹麥建立綠色
能源模式的角度,對“低碳經濟”做粗淺探討。
企業碳排放權需求變量及其影響分析
中國經濟增長對碳排放的影響分析
關于我國碳排放問題若干對策與建議
碳排放權交易在中國的研究進展
中國可持續發展能源暨碳排放研究
二氧化碳捕集與地下埋存國際進展
國際碳排放貿易與循環經濟的協調
隨著工業化進程和經濟社會的發展,燃燒化石燃料
所導致的空氣污染和溫室效應已嚴重地威脅著人類
賴以生存的地球環境。因此,全球氣候變暖和溫室
效應是各國可持續發展面臨的共同挑戰,解決的方
法是尋求成本低且有效的方案來減少二氧化碳的排
放。
環境保護通過影響成本對國際碳貿易產生影響,這對
于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是有效的。我國循環經濟的發展
要求必須處理好國際產業轉移與國家能源結構調整的
關系,并合理利用市場機制與政府作為的雙效作用,
為《京都議定書》第三輪承諾期談判做好準備。
環境和氣候變化對中國的挑戰
《環境和氣候變化對
中國的挑戰》
 
環境和氣候變化問題
目前越來越多的引起
各國政府和科學界的
關注,這直接…
企業創新的綠色途徑:碳交易
誰應對中國的碳排放負責?
本文通過建立綠色GDP比例模型,對基于清潔發展
機制的碳交易加以分析,說明其實質是綠色技術與
市場機制的綜合創新,這種創新著眼于市場需求,
強調技術標準與市場標準的緊密結合……強調把科
學家、發明家和革新家的科研成果轉化為生產力。
本文通過建立綠色GDP比例模型,對基于清潔發展機制
的碳交易加以分析,說明其實質是綠色技術與市場機
制的綜合創新,這種創新“著眼于市場需求,強調技
術標準與市場標準的緊密結合……強調把科學家、發
明家和革新家的科研成果轉化為生產力。
大氣污染控制工程 《大氣污染控制工程》
本書較系統、簡明地
介紹了大氣污染控制
工程技術的基本知識
和防治大氣污染…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