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氣候變暖
全球變暖是指全球氣溫升高。近100多年來,全球平均氣溫經歷了冷-暖-冷-暖兩次波動,總的看為上升趨勢。進入20世紀八十年代后,全球氣溫明顯上升。據世界上許多科學家預測,未來50—100年人類將完全進入一個變暖的世界。由于人類活動的影響,21世紀溫室氣體和硫化物氣溶膠的濃度增加很快,使未來100年全球、東亞地區和我國的溫度迅速上升,全球平均地表溫度將上升1.4℃-5.8℃。到2050年,我國平均氣溫將上升2.2℃。
導致全球變暖的主要原因是溫室氣體排放。人類在近一個世紀以來大量使用礦物燃料(如煤、石油等),排放出大量的CO2等多種溫室氣體。由于這些溫室氣體對來自太陽輻射的可見光(3.8--7.6nm,波長較短)具有高度的透過性,而對地球反射出來的長波輻射(如紅外線)具有高度的吸收性,也就是常說的“溫室效應”,導致全球氣候變暖。
據國外氣象學家考證,近1萬年以來,地球年平均氣溫的變化尚未超過20C,但在最近的200年內,大氣中的CO2含量增加了40%,全球平均氣溫升高了1.50C。
CO2是產生溫室效應的主要溫室氣體,它起55%的作用,其它的39種已知的溫室氣體如N2O、CH4、CFCS、O3等起45%的作用。
那么溫室效應有哪些危害呢?第一,氣候變暖,冰川冰帽和極地凍土消融,海平面上升,沿海的一些城市、城鎮和鄉村有可能被淹沒。第二、森林濕地和極地凍土的破壞,會導致生存在其中的許多動物加速滅絕。第三、氣候變化會影響糧食生產。
緩解全球變暖,每個人都可以有所貢獻!
臭氧層的耗損與破壞
在離地球表面10~50千米的大氣平流層中集中了地球上90%的臭氧氣體,在離地面25千米處臭氧濃度最大,形成了厚度約為3毫米的臭氧集中層,稱為臭氧層。它能吸收太陽的紫外線,以保護地球上的生命免遭過量紫外線的傷害,并將能量貯存在上層大氣,起到調節氣候的作用。但臭氧層是一個很脆弱的大氣層,如果進入一些破壞臭氧的氣體,它們就會和臭氧發生化學作用,臭氧層就會遭到破壞。 臭氧層被破壞,將使地面 受到紫外線輻射的強度增加,給地球上的生命帶來很大的危害。
研究表明,紫外線輻射能破壞生物蛋白質和基因物質脫氧核糖核酸,造成細胞死亡;使人類皮膚癌發病率增高;傷害眼睛,導致白內障而使眼睛失明;抑制植物如大豆、瓜類、蔬菜等的生長,并穿透10米深的水層,殺死浮游生物和微生物,從而危及水中生物的食物鏈和自由氧的來源,影響生態平衡和水體的自凈能力。
臭氧層破壞是當前全球面臨的環境問題之一。自70年代以來就開始受到世界各國的關注。從1995年起,每年的9月16日被定為“國際保護臭氧層日”。
1985年,英國科學家首次發現,南極上空在9至10月平均臭氧含量減少50%左右,并周期性出現。北極臭氧層耗損也很明顯。
臭氧層耗損對人類健康及其生存環境的主要危害是:大量的紫外線直接輻射地面,導致人類皮膚癌、白內障發病率增高,并抑制人體免疫系統功能;農作物受害減產,影響糧食生產和食品供應;破壞海洋生態系統的食物鏈,導致生態平衡破壞。
科學家認為,臭氧減少是由于人類活動向大氣中排入氯氟烴(如氟里昂)和含溴鹵化烷烴(哈龍)等氣體引起的。氟里昂在自然界不會自己產生,而是人類在工業生產過程中制造、擴散出來的。它用于制冷裝置的冷凍劑、氣溶膠、有機溶劑和泡沫發泡。哈龍用于作滅火劑。目前,我國及世界各國正采取措施,逐步淘汰氟里昂和哈龍等破壞臭氧層的有害物質。
一位美國的環境科學家曾預測:人類如果不采取措施,到2075年,全世界將有1.5億人患皮膚癌,其中有300多萬人死亡;將有1800多萬人患白內障;農作物將減產7.5%;水產品將減產25%;材料損失將達47億美元;光化學煙霧的發生率將增加30%。
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中國水協)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鎮水務發展戰略國際研討會指定網站 國際水協會中國委員會工作網站
全國中長期科技發展十六項專項之一、中國十六大中長期重點專項 - 中國水體污染防治重大專項發布網站
技術支持: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3-2011 版權所有 京ICP備12048982號-4
通信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號城科會辦公樓201(100835) Email:water@chinacitywater.org Fax:010-88585380 Tel:010-88585381版權所有: 水世界-中國城鎮水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