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熱點專題 >> 事件專題 >> 2010年世界環境日 >> 

全球十大環境污染

時間:2010-06-10 來源: 作者:

土地荒漠化

土地荒漠化指原由植物覆蓋的土地變成不毛之地的自然災害現象。

隨著人類活動的不斷擴張,生態環境受到日益嚴重的破壞,草原和森林以空前的速度退化,沙漠化的趨勢正從各個方向向人類生命區推進。沙漠化正成為一個舉世矚目的環境問題,引起越來越多的人的擔憂。全球每年沙漠化土地達600萬公頃,受沙漠化威脅的土地面積達3800多萬平方千米。據聯合國環境署估計,全球共有8.5億人正被沙漠化困擾。

今日世界各地沙漠化原因,多數歸咎于人為原因:

1.干旱區城鄉群眾、農墾大軍、筑路大軍等由于燃料需求,砍伐、樵柴、連根挖等破壞沙地喬、灌、草植被,導致荒漠化發展。

2.干旱區過度開荒墾殖:a、水資源不足而部分棄耕;b、過量用水(大水漫灌)造成鹽漬化而棄耕;c、也造成沙地植被破壞,荒漠化發展。

3.半干旱(草原區)地區不宜農作的沙質草原,廣種薄收、輪荒倒種,沙地植物被直接破壞;

4.(半干旱地區)草場(草原)超載過牧、自由放牧、靠天養畜、草地大鍋飯→大面積(草原)草場退化沙化、沙地植被破壞;

5.水資源利用不合理(缺乏有效管理)上游過量用水→下游來水大減,水位大幅下降,沙漠化發展。

6.利益驅動:為了獲取經濟利益,亂挖甘草、蓯蓉、冬蟲夏草等,破壞沙地植被。

人口急速增長,所居土地被過分耕種以及牧畜,導致土地枯渴不適合耕種,更開發河段上流、采伐森林,上流土地從而不能吸收降雨,雨水一氣流入河中造成水土流失以及洪水。

有鑒于此,我們有必要調整防沙治沙戰略,從片面重視發展人工植被轉到積極發展人工——天然喬灌草復合植被;從單純保護綠洲到積極保護包括綠洲在內的整個荒漠生態系統,重建荒漠生態系統,改善全球的大生態、大環境。

1合理利用水資源

2利用生物和工程措施構筑防護林體系

3調節農林木牧漁的關系

4采取綜合措施,多途徑解決當地能源問題

5控制人口增長

6推廣作物的輪休制度

7推進土壤保護制度

上一頁 頁碼:[<< 1 2 3 4 5 6 >>] 下一頁 共6頁

打印】 【網站論壇】 【字體: 】 【發表評論】 【關閉

微水會

第十六屆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

推薦書籍


    《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作者:任南琪
    內容簡介:

    《水的再生與回用》
    作者:【美】林宜獅
    內容簡介:

合作邀請:010-88585381-805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