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熱點專題 >> 事件專題 >> 2010年世界環境日 >> 

2010,國際生物多樣性年 生物多樣性現狀如何?

時間:2010-06-09 來源:中國環境報 作者:

2010,國際生物多樣性年

國務院副總理、國際生物多樣性年中國國家委員會主席李克強近日主持召開了國際生物多樣性年中國國家委員會全體會議并講話。他指出,生物多樣性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我國動植物種類多、分布廣,是世界上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國家之一。各種生物之間相互關聯、相互依存,具有重要的生態功能,也是人類發展的重要條件。保護生物多樣性有利于維系物種、平衡自然、保護地球家園。為此,應知版將連續為讀者介紹有關生物多樣性的相關知識。

生物多樣性現狀如何?

森林

中國共有森林1.75億公頃,森林蓄積量124.56億立方米,森林覆蓋率為18.21%。人工林保存面積0.53億公頃,蓄積量15.05億立方米。中國擁有各類針葉林、針闊葉混交林、落葉闊葉林、常綠闊葉林和熱帶林,以及它們的各種次生類型。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完整的溫帶山地垂直帶譜、亞熱帶山地垂直帶譜,北半球緯度最高的熱帶山地雨林、季雨林類型,種類最豐富的落葉松屬、松屬、云杉屬、冷杉屬、櫟類森林,中國還有世界上罕見的雅魯藏布江峽谷云杉林。中國森林的野生動物資源極其豐富,6347種脊椎動物大部分棲息在森林中或林緣。中國有喬木2000多種、灌木6000多種。由于在新生代第四世紀冰川期,華南、華中、西南廣大地區,除局部山地有山地冰川外,大多數山地未遭受冰川影響,從而保存了許多中國特有的孑遺種。

內陸水域

中國內陸濕地主要有沼澤、湖泊、河流3種類型。根據1995~2002年進行的第一次全國濕地資源調查,中國沼澤濕地1370.03萬公頃,湖泊濕地835.15萬公頃,河流濕地820.70萬公頃。內陸濕地魚類已記錄的種類有1118種(包括亞種,下同),

其中鯉形目有824種,占中國淡水魚類種數的73.3%。中國有濕地水鳥271種,其中屬國家重點保護的水鳥有56種。在亞洲57種瀕危鳥類中,中國濕地內有31種,占54%;全世界鶴類有15種,中國有記錄的為9種,占60%;全世界雁鴨類有166種,中國濕地有50種,占30%。中國兩棲動物共有321種;濕地爬行動物有122種,獸類有31種,高等植物約有2276種(包括種以下分類單元)。

海洋和海岸

中國具有豐富的海洋和海岸生態系統,包括黃海大海洋生態系、東海大海洋生態系、南海大海洋生態系和黑潮流域生態系。中國近岸海域也分布有濱海濕地、紅樹林、珊瑚礁、河口等多種典型海洋生態系統。根據全國濕地調查結果,中國有近海與海岸濕地面積594.17萬公頃。在中國海域,已記錄了20278個物種,約占世界海洋生物總種數的10%以上。據統計,中國海域魚類有1694種,頭足類有90種,蝦類有300多種,蟹類有600多種。中國灘涂生物種類有1590多種,其中以軟體動物最多,為513種,次為藻類358種,甲殼類308種。中國淺海大型藻類有744種,其中具有經濟價值的藻類100多種。

草原

中國擁有各類草原近4億公頃,約占國土面積的41.7%。面積位于前3位的依次是高寒草甸類、溫性荒漠類和高寒草原類,面積1.5億公頃,約占草原總面積的37.5%。中國天然草原上已知有飼用植物6704種,其中屬于中國草原特有的飼用植物有320種。天然草原上還分布著大量有經濟、藥用等價值的植物資源,如甘草、麻黃草、冬蟲夏草、雪蓮等。天然草原上繁衍的野生動物達2000多種,其中國家I級重點保護動物達40余種。

生物多樣性發生了哪些變化?

生態系統結構與功能的變化

近十幾年來,由于實施了天然林資源保護、退耕還林、三北和長江流域及沿海防護林體系建設、全國野生動植物保護及自然保護區建設等重點工程,森林資源保持了持續增長,森林覆蓋率從新中國成立之初的8.6%增加到目前的18.21%。然而,自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中國草原生態系統出現退化,目前90%左右的草原存在不同程度的退化、沙化、鹽漬化、石漠化。據估計,中國40%的重要濕地面臨嚴重退化的威脅,特別是沿海灘涂和紅樹林遭受嚴重破壞。

上一頁 頁碼:[1 2 3 >>] 下一頁 共3頁

打印】 【網站論壇】 【字體: 】 【發表評論】 【關閉

微水會

第十六屆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

推薦書籍


    《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作者:任南琪
    內容簡介:

    《水的再生與回用》
    作者:【美】林宜獅
    內容簡介:

合作邀請:010-88585381-805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