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常識
轉基因生物
轉基因生物是指為了達到特定的目的而將DNA進行人為改造的生物。通常的做法是提取某生物具有特殊功能的基因片斷,通過基因技術加入到目標生物當中。
外來物種入侵
由于人類有意識或無意識地把某種生物帶入適宜其棲息和繁衍的異地,致使其種群不斷擴大,分布區逐步擴展,威脅“土著”生物物種的生存,從而對生物多樣性、林業、農業、自然生態環境甚至人體健康造成危害。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
此名錄于1963年開始編制,是全球動植物物種保護現狀最全面的名錄,也被認為是生物多樣性狀況最具權威的指標。根據個體數量下降速度、物種總數、地理分布、群族分散程度等準則將物種劃分為9個等級,具體級別是:絕滅(EX)—野外絕滅(EW)—極危(CR)—瀕危(EN)—易危(VU)—近危(NT)—無危(LC)—數據缺乏(DD)—未評估(NE)。
中國物種紅色名錄
根據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制訂的瀕危物種紅色名錄等級標準,有關部門對我國物種現狀進行了科學評估,將現階段我國物種的瀕危狀況劃分了等級,具體等級為:絕滅—野外絕滅—地區絕滅—極!獮l!孜!!獰o危。此名錄展示了對所有哺乳類、鳥類、兩棲爬行類和部分魚類,以及部分昆蟲、軟體動物等無脊椎動物和維管束植物等的評估結果,已評估了動物界和植物界近10211個生物物種。
我國生物多樣性現狀如何?
中國是生物多樣性特別豐富的國家之一。據統計,中國的生物多樣性居世界第八位,北半球第一位。同時,中國又是生物多樣性受到最嚴重威脅的國家之一。中國的原始森林長期受到亂砍濫伐、毀林開荒等人為活動的影響,其面積以每年0.5×104km2的速度減少;草原由于超載過牧、毀草開荒的影響,退化面積達87×104km2。生態系統的大面積破壞和退化,不僅表現在總面積的減少,更為嚴重的是其結構和功能的降低或喪失使生存其中的許多物種已變成瀕危種或受威脅種。高等植物中有4000種~5000種受到威脅,占總種數的15%~20%。在《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列出的640個世界性瀕危物種中,中國就占156種,形勢是十分嚴峻的。
中國是近年來經濟發展速度最快的國家之一,在很大程度上加劇了人口對環境特別是生物多樣性的壓力。如果不立即采取有效措施遏制這種惡化的態勢,中國的可持續發展是不可能實現的,甚至會威脅到世界的發展與安全。
我國積極參與全球性生物多樣性保護行動,早在1992年就參加了在巴西召開的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并在《生物多樣性公約》(以下簡稱《公約》)上簽字。繼而,中國政府批準了這個《公約》,并履行承諾的義務;成立了國家履行《公約》工作組,協調我國的履約工作;分別于1994年和1997年完成了《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行動計劃》和《中國生物多樣性國情報告》,并正式發布。同時,加強物種保護和自然保護的法規建設,并陸續啟動了天然林保護工程等有關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工程。(選自《2010年中國生物多樣性發展及保護研究報告》)
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中國水協)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鎮水務發展戰略國際研討會指定網站 國際水協會中國委員會工作網站
全國中長期科技發展十六項專項之一、中國十六大中長期重點專項 - 中國水體污染防治重大專項發布網站
技術支持: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3-2011 版權所有 京ICP備12048982號-4
通信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號城科會辦公樓201(100835) Email:water@chinacitywater.org Fax:010-88585380 Tel:010-88585381版權所有: 水世界-中國城鎮水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