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幸的是,最初引入瑞典河流的北美龍蝦帶來了一場災害,現在已經波及大約21個國家的本土龍蝦種群。一些國家正努力建立“方舟站點”或者安全站點,以拯救殘留的本土龍蝦種群。
聯合國副秘書長兼環境署執行主任阿奇姆•施泰納先生指出:“有人估計地球的生態基礎設施每年可以為人類創造價值超過70萬億美元——也許更高價值的服務。過去,這些服務在國家賬戶和國際賬戶上是無形的,或者基本上是無形的。這種狀況應該而且必須改變”。
他說:“該報告的目的是,向各國政府、社區和公民傳遞有關世界環境日和聯合國2010國際生物多樣性年的兩個基本信息:第一,對自然資產和基于自然的資產管理不善,對發展所造成的影響比最近的經濟危機還要嚴重!
“第二,當今世界,人口日益增多,人們的收入不斷增加,期望不斷提高,對地球自然資源的需求越來越大。因此,對這些廣泛的自然資產和基于自然的資產的恢復工作進行規劃完善的投資和再投資,不僅回報率高,而且對世界的穩定具有即便不是根本性的,也至少是核心的作用。”施泰納先生在盧旺達的首都基加利時這么說。盧旺達是今年世界環境日全球活動的主要主辦國。
在巴西奧里宋提那,通過環境署親善大使、超級名模吉賽爾•邦辰與她的父親在2008年聯合啟動的清潔水項目也強調恢復生態系統的重要性。
該項目旨在恢復清潔用水的正常供應,并恢復森林和流域沿岸的植被,以促進生物多樣性。
邦辰女士說:“環境署有關恢復生態系統的報告強調,社區在未來的發展投資方面有著很多的機會。”
她補充道:“的確,恢復已退化的環境,是我們能夠給當代和子孫后代的一個最好的禮物,我們應該讓每個人都注意到,森林、濕地和其他自然系統,與我們在這個非凡的世界上的生存和繁榮有著重要的聯系!
駐挪威阿倫達爾全球資源信息數據庫(GRID- Arendal)的環境署工作人員Christian Nellemann牽頭編制了今天發布的《快速反應報告》,他說 :“生態系統恢復的回報巨大:濕地和森林要比投資于水處理廠有效22倍。正確對待它,開展長期管理對其進行支持,如有需要,則要確保法律的實施。最后,將能得到公眾的廣泛支持,并產生直接的和長期的回報。”
該報告提出了一系列建議,包括:
敦促海外發展機構、國際金融機構和區域開發銀行等其他資金提供者將生態系統的恢復和長期管理協助納入對發展支持、糧食安全倡議、創造工作機會和減貧的供資計劃中。
每年必須留出國內生產總值的1%用于環境和自然資源的保護、管理和恢復。
學習以往的經驗,以此來指導生態系統的恢復工作,以避免意想不到的后果,比如引進外來入侵物種和蟲害。
最初要重視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的“熱點”。
一個國家或社區內的破壞生態系統的基礎設施項目要留出一定資金,用于恢復該國或社區內其他地方的經歷了類似退化的生態系統。
報告的關鍵要點
支持生態系統的經濟理由
通過環境署主管的生態系統和生物多樣性經濟學(TEEB),以及近期大量的其他報告和倡議,現在地球上自然資產的價值及其對發展的作用都正在為人們所了解。
據估計,生態系統每年提供價值21-72萬億美元的基本服務,相當于2008年的世界國民總收入,即58萬億美元。
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中國水協)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鎮水務發展戰略國際研討會指定網站 國際水協會中國委員會工作網站
全國中長期科技發展十六項專項之一、中國十六大中長期重點專項 - 中國水體污染防治重大專項發布網站
技術支持: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3-2011 版權所有 京ICP備12048982號-4
通信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號城科會辦公樓201(100835) Email:water@chinacitywater.org Fax:010-88585380 Tel:010-88585381版權所有: 水世界-中國城鎮水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