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生存在這個地球之上,地球上的環境和人類息息相關。溫室效應,土壤沙漠化,河流被污染,森林在消失,珍惜物種在消失……隨著工業的發展,這些一一環境問題展現在人類面前。在與大自然爭奪資源,爭奪生存空間的同時,人類打破了大自熱的平衡。怎樣找回大自然的平衡,還人類和所有物種一個和諧的生態環境?這成了現在人類越來越關注的問題,十大環保電影,所要講的就是人類對環境問題覺醒之后,所做的努力。
1972年6月5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召開了《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會議通過了《人類環境宣言》,并提出將每年的6月5日定為“世界環境日”。同年10月,第27屆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接受了該建議。世界環境日的確立,反映了世界各國人民對環境問題的認識和態度,表達了我們人類對美好環境的向往和追求。
一、國外篇
1.遷徙的鳥 Peuple migrateur, Le (2001)
《遷徙的鳥》的拍攝是一場浩大的工程,影片通過高科技空中拍攝系統全程追蹤候鳥南遷北徙的壯舉,帶領著觀眾體驗候鳥“遷居”的艱辛過程,同時也捕捉到了各式各樣候鳥的奇趣生態。拍攝期間,攝制組跨越了險峻的高山,飛越了太平洋、大西洋,由春至冬穿梭了30多個國家。無論是沙漠、冰川、湖泊、森林,還是平原、河流、懸崖、島嶼都盡收眼底,這或許不但是一部展現候鳥生活習性的紀錄片,它還將大自然中的各種地理環境攝入到鏡頭之中。
當然要拍出這種無比開闊的航拍景象,行云流水般的自然畫面,再配上候鳥飛翔時的狀態,這也是件十分困難的事情。于是為了能夠以鳥類的視角拍到更為真實的畫面,攝制組專門特意培養了一批鳥演員——他們要追隨著候鳥輾轉遷徙,了解它們的習性,并且想法設法的親近它們,讓它們消除對人類的戒備。漸漸的這群候鳥開始熟悉了他們的陪伴,即使是面對鏡頭也不再害怕,這才使得影片的拍攝工作得以順利的進行。
“與鳥類生活了四年,我們似乎成了它們的父母!睂а菅趴恕へ悵h強調,拍攝這樣的自然類紀錄片,時間是最基本的保障,“我們要觀察,要盡可能地親近我們的拍攝對象——那些不斷遷徙的鳥類,于是我們組成了一個有300多名成員的攝制組,花費整整四年時間來跟隨這些候鳥的遷徙途徑。我們歷經了所有的季節變化,幾乎環繞了整個地球!倍鴮τ跒槭裁匆x擇拍攝紀錄片這種形式,雅克·貝漢回答說因為紀錄片最為真實,他拍攝的目的就是想獲取真實、獲取自然界最美好的瞬間。這部無論從拍攝技巧還是內容上,都帶給我們久違驚喜的影片,通過強大的視覺沖擊力帶給我們全新的視聽完美感受,這也可以說是電影史上劃時代的創新。
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中國水協)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鎮水務發展戰略國際研討會指定網站 國際水協會中國委員會工作網站
全國中長期科技發展十六項專項之一、中國十六大中長期重點專項 - 中國水體污染防治重大專項發布網站
技術支持: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3-2011 版權所有 京ICP備12048982號-4
通信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號城科會辦公樓201(100835) Email:water@chinacitywater.org Fax:010-88585380 Tel:010-88585381版權所有: 水世界-中國城鎮水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