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熱點專題 >> 事件專題 >> 2010年世界環境日 >> 

我國有近2000種野生動植物物種瀕臨滅絕

時間:2010-06-02 來源:信息時報 作者:

我國物種數量居北半球國家之首,但據相關媒體報道,我國有近2000種野生動植物瀕臨滅絕,今年歷史罕見的旱情令亞洲象提前下山,高原魚大面積死亡……6月5日是世界環境日,今年的主題是“多個物種、一個星球、一個未來”,人類活動使物種滅絕正以比自然淘汰高達1000倍的速度進行。5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提出要做好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為此,本報派出記者到肇慶鼎湖山、韶關車八嶺等世界級生物圈保護區進行調查,并走訪了大量專家學者,希望以詳實的報道、專家的建議喚起民眾對生物保護的重視。

6月5日是世界環境日,今年的主題是“多個物種、一顆星球、一個未來”(Many Species,One Planet,One Future),與今年聯合國確定的“聯合國世界生物多樣性年”高度契合,充分體現了世界對瀕危物種保護的重視。

目前全球共有17291種已知物種有滅絕危險,其中包括鮮為人知的植物、昆蟲、鳥類和哺乳動物。這僅僅是冰山一角,許多物種甚至在發現前就已經消失。人類活動使物種滅絕正在以比自然淘汰高達1000倍的速度進行,而人類也正面臨著生存基礎日益缺失的危險。

保護物種多樣性與人類生存發展緊密相連,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呼吁每個人都要在保護物種多樣性上采取力所能及的行動,投入到這一人類共同使命中來。

全球都開始行動起來保護生物多樣性,但目前人類的努力仍然需要加強。今年5月10日公布的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最新報告指出,44%的陸地生態區域和82%的海洋生態區域沒有達到預期的保護目標,其中包括大多數重點生物多樣性保護區域。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執行主任阿齊姆施泰納說,保護生物多樣性對于當今社會,特別是一個到2050年人口將達90億的星球來說,是不可或缺的。人類還需要對保護生物多樣性采取“迅速、根本且創造性、可持續的”措施,否則當前的地球自然體系將快速退化甚至崩潰。

人與生物圈計劃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1971年發起、1972年開始實施的一項著重對人和環境關系進行生態學研究的綜合研究計劃,其主要目標是探討生物多樣性缺失對于生態、社會和經濟的影響以及如何減少這種缺失。

人與生物圈理念強調由傳統的絕對保護過渡到開放式、多功能的積極保護,將科學知識與管理手段相結合,減少生物多樣性缺失,改善生態環境。

“世界生物圈保護區網絡”目前包括世界上105個國家的529個生物圈保護區。中國已經有28個自然保護區被批準為世界生物圈保護區網絡成員。在廣東省,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生物圈保護區僅為鼎湖山和車八嶺兩處。

我國近2000種野生動植物瀕臨滅絕

我國是世界上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12個國家之一,擁有陸地生態系統的各種類型,物種數量居北半球國家第一,是世界四大遺傳資源起源中心之一。

然而,在占有豐富的生物多樣性資源的同時,中國面臨的物種保護壓力也是相當艱巨的,根據國際自然與自然資源保護聯盟2003年公布的《瀕危物種紅色名錄》,我國有422個物種面臨滅絕的威脅,其中哺乳動物81種、鳥類75種、魚類46種、爬行動物31種、植物184種。在該組織2007年更新的《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更多的鳥類和哺乳動物被寫進了嚴重瀕危的名單。2007年6月,第14屆CITES(瀕危野生動植物物種國際公約)締約國大會上通過了CITES附錄,這個附錄是受國際貿易影響而有滅絕危險的野生生物名錄、我國的1999個動植物種名列其中,占到了CITES附錄所收錄的物種總數的6%。

專家認為,人口增長、過度開發、外來物種入侵、環境污染、氣候變化讓越來越多的物種瀕臨滅絕。

上一頁 頁碼:[1 2 3 4 5 >>] 下一頁 共5頁

打印】 【網站論壇】 【字體: 】 【發表評論】 【關閉

微水會

第十六屆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

推薦書籍


    《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作者:任南琪
    內容簡介:

    《水的再生與回用》
    作者:【美】林宜獅
    內容簡介:

合作邀請:010-88585381-805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