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地區城鎮污水處理:市場化過速隱患多

時間:2008-12-23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郭遠明 魏夢佳 羅宇凡

在節能減排持續的壓力下,各地紛紛以市場化方式破解城鎮污水處理難題,實現污水的有效處理。但記者在中部一些地方采訪發現,各地集中上馬污水處理設施,條件不成熟時,通過政府補貼推動躍進式市場化操作。而當前城鎮污水處理項目規模小、太分散,污水處理費用難到位,已導致眾多企業獲利艱難。

專家擔心,在政府一味加快推進城鎮污水處理市場化的共同作用下,后期容易出現污水處理設施運行陷入困境,給政府帶來沉重負擔等風險問題。

要達標趕工期 政府超常規推動市場化

記者采訪發現,在節能減排的壓力下,近兩年來各地都在大規模上馬污水處理設施項目。江西和湖北在2010年前分別要建80座和79座城鎮污水處理廠。根據過去污水處理設施運行中出現的“空轉”情況,各地都不約而同地選擇了拍賣特許經營權,委托企業商業化運行方式,確保污水處理設施的正常運行。

尤其是今年上半年,中部地區不少地方節能減排沒有完成任務,指望盡快建成生活污水處理設施,確保今年和來年COD減排任務的完成。各地紛紛加快推進市場化條件下的污水處理設施建設。

中國水務集團荊州市中水環保有限公司董事長柏樹說,目前各地污水處理設施建設趕工現象十分嚴重,各地主要領導都與上級簽訂了責任狀,“污水處理廠兩年之內建不好,縣長就別當了”。一些地方環保部門負責人說,為加快工程進度,同一張設計規劃圖紙稍做修改后,在十幾個污水處理項目上多次重復使用,難以做到因地制宜,科學布局。為加快進度,趕工期,當前一些地方“先上船,后買票”,在沒有明確運行企業和污水處理費標準的情況下,大多采取TOT模式,即政府自己先期出資建設,而后移交給企業運行。

不少地方對即將參與污水處理設施運行商業企業進行額外補貼,加快吸引和引進污水處理企業。在污水處理設施建設期內,一些地方政府就給予企業財政補貼;在截污管網不到位、進入污水不足的情況下,按照處理設施設計運行能力與實際能力的差額,由政府財政對企業進行補貼。

與一些地方政府超常規推動城鎮污水處理市場化不一致的是,當前我國城鎮污水處理市場已出現大而散、設施規模偏小的問題,商業企業獲利艱難。

根據國內污水處理行業現狀,日處理污水10萬噸以下的都是小型污水處理廠。德國柏林水務集團南昌青山湖污水處理有限公司總經理苗育中介紹,目前我國大型污水處理設施集中的大型城市基本飽和,目前正在開發和形成的市場都集中在中小城市,絕大部分是中小型污水處理設施,規模小。今年開始,江西在建的80個縣市污水處理廠日處理能力都在5萬噸以下,個別的甚至只有6000噸。

柏樹說,污水處理產業的利潤基本上是通過加強管理來獲得的,污水處理廠規模越小,單位管理成本越高,企業就難以獲利。當前我國的污水處理行業還只是保本微利,大部分中小型污水處理廠都運行艱難。中國水務集團經營的荊州市紅光污水處理廠日處理能力為10萬噸,由于規模小,每噸污水的處理綜合成本是0.83元/噸,而荊州市目前收取以及給予企業的污水處理費是0.70元/噸,即使達到國家標準的0.80元/噸,也還有不小差距。

上一頁 頁碼:[1 2 >>] 下一頁 共2頁

打印】 【網站論壇】 【字體: 】 【發表評論】 【關閉

微水會

第十六屆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

推薦書籍


    《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作者:任南琪
    內容簡介:

    《水的再生與回用》
    作者:【美】林宜獅
    內容簡介:

合作邀請:010-88585381-805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