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領導談應對金融危機:增信心 擴內需

時間:2008-12-26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作者:

(節選)

二十國集團領導人金融市場和世界經濟峰會15日在美國首都華盛頓舉行。國家主席胡錦濤出席會議并發表重要講話。

...

胡錦濤在會上發表了題為《通力合作共度時艱》的重要講話。胡錦濤指出,當前,國際金融危機已從局部發展到全球,從發達國家傳導到新興市場國家,從金融領域擴散到實體經濟領域,給世界各國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帶來嚴重影響。值此關鍵時刻,我們在這里共同探討維護國際金融穩定、促進世界經濟增長的舉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造成這場金融危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經濟體宏觀經濟政策不當的原因,也有金融監管缺失的原因。對此如果沒有正確認識,就難以吸取教訓、避免今后發生同樣的危機。為了有效應對這場金融危機,世界各國應該增強信心、加強協調、密切合作。

胡錦濤強調,國際社會的當務之急是繼續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盡快恢復市場信心,遏制金融危機擴散和蔓延。主要發達經濟體應該承擔應盡的責任和義務,實施有利于本國和世界經濟金融穩定和發展的宏觀經濟政策,積極穩定自身和國際金融市場,維護投資者利益。同時,各國應該加強宏觀經濟政策協調,擴大經濟金融信息交流,深化國際金融監管合作,為穩定各國和國際金融市場創造必要條件。

胡錦濤指出,保持經濟增長是應對金融危機的重要基礎。各國應該調整宏觀經濟政策,通過必要的財政、貨幣手段,積極促進經濟增長,避免發生全球性經濟衰退。應該共同采取措施穩定國際能源、糧食市場,遏制投機行為,為世界經濟發展創造良好條件。國際社會尤其應該防止各種形式的貿易和投資保護主義,努力推動多哈回合談判早日取得積極進展。

胡錦濤強調,國際社會應該認真總結這場金融危機的教訓,在所有利益攸關方充分協商的基礎上,對國際金融體系進行必要的改革。國際金融體系改革,應該堅持建立公平、公正、包容、有序的國際金融新秩序的方向,努力營造有利于全球經濟健康發展的制度環境。國際金融體系改革,應該堅持全面性、均衡性、漸進性、實效性的原則。全面性,就是要總體設計,既要完善國際金融體系、貨幣體系、金融組織,又要完善國際金融規則和程序,既要反映金融監管的普遍規律和原則,又要考慮不同經濟體的發展階段和特征。均衡性,就是要統籌兼顧,平衡體現各方利益,形成各方更廣泛有效參與的決策和管理機制,尤其要體現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利益。漸進性,就是要循序漸進,在保持國際金融市場穩定的前提下,先易后難,分階段實施,通過持續不斷努力最終達到改革目標。實效性,就是要講求效果,所有改革舉措應該有利于維護國際金融穩定、促進世界經濟發展,有利于增進世界各國人民福祉。

上一頁 頁碼:[1 2 >>] 下一頁 共2頁

打印】 【網站論壇】 【字體: 】 【發表評論】 【關閉

微水會

第十六屆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

推薦書籍


    《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作者:任南琪
    內容簡介:

    《水的再生與回用》
    作者:【美】林宜獅
    內容簡介:

合作邀請:010-88585381-805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