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機下的中國水業市場 挑戰與機遇并存

時間:2008-12-25 來源:中國水網 作者:

金融危機帶來了信貸的緊縮,這也將影響到水業的資本產業結構,中國的水業所具有公用事業屬性,使得政府資金一直是其主要的支柱,金融緊縮必將帶來政府資金的加大投入,而政府資金的焦點也聚集在國家基礎設施的建設上,回顧歷次金融危機,各國幾乎均是以投資基礎設施的建設來渡過經濟危機。在此情況下,中國的水業市場必將分得一杯羹,尤其是近年來,政府對我國的污水處理產業給予了很大的支持和鼓勵,各地對污水處理設施的建設與運營的的投入均在加大。目前來看,中國水業市場的投資主體仍是以政府為主,而且這種趨勢在未來幾年內也將不會發生改變。因此,在水務企業社會融資困難,而政府依然做為投資主體的情況下,金融危機所帶來的政府資金的進一步加強,將會導致水業資本其它投資主體的進一步弱化。而隨著政府資金的進一步加強,必帶動中國水業的進一步發展。

另一方面,信貸緊縮,企業在貨幣市場融資存在困難,全球資本市場的不景氣,使得企業在資本市場的融資能力也在下降,在貨幣市場和資本市場的夾逼下,企業的生存空間越來越狹小,尤其是對于資本實力小,融資能力差,技術、管理水平低,項目獲得能力差的小型企業來說,存活下來的機率小之又下,因此,水企必將進行一場優勝劣汰的戰爭。在這個過程中,必將犧牲一大批生存能力較弱的企業,它們或投靠有資本實力的大企業,或將永遠消失。這種情況下,也預示著水業市場將進入資本的重組時代,行業大洗牌在即,中國水務市場將出現大魚吃小魚的兼并重組景象,而這種情況必將使得中國水業市場凸現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型水務企業。對于具有實力的水務企業,應該及早籌謀,在金融危機的機遇中新生。

危機過后 并非一無所有

冬天如果來了,春天還會遠嗎?因此,面臨金融危機,中國的水企并不是無所作為,要及早調整好心態,首先就要以良好的姿態來應對這場金融危機。

對中國的水企來說,水業市場化改革以來,一直可說是順風順水,這場全球的災難,一方面給中國的水企帶來了警示,要想生存下去,必須提高其技術和管理水平,企業也將不再只停留在花盡一切辦法拿項目的時代,而將更注重項目本身。尤其對于民營企業來說,要更好的利用這次危機所帶來的機遇,盡快的成長壯大起來。另一方面,這次金融危機也將為中國的水業帶來一個機會,是在危機中滅亡,還是在危機中新生,是企業目前所面臨的主要問題,行業淘汰賽在即,必將給有實力的水務企業帶來更高成長的機會。

水業項目的高投入、低投入以及回報周期長等特性,已讓部分水企(這其中不乏大企業)的資金出現短缺。如何盤活資金,更好的生存下去,已成為企業必須做的首要功課,開源節流無疑是最基本的一條。企業也可以出賣自己的優質項目或是利用優質項目通過市場化方式去融資,想辦法吸引社會資金,如產業基金、社保基金等長期資金的投入,廣開多元化融資之路。另一方面,政府資金依然將是下一階段的投資主體,因此,企業應學會利用政府資金。危機過后,必將會是一片碧海藍天。

上一頁 頁碼:[<< 1 2 ] 下一頁 共2頁

打印】 【網站論壇】 【字體: 】 【發表評論】 【關閉

微水會

第十六屆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

推薦書籍


    《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作者:任南琪
    內容簡介:

    《水的再生與回用》
    作者:【美】林宜獅
    內容簡介:

合作邀請:010-88585381-805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