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價是反映商品水的價值的一種經濟杠桿,水費是城市水工業企業(城市供水、排水、污水處理企業)的重要經濟來源,是這些企業自身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證,也是影響水資源有效利用的重要因素之一。
要真正實現“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積累、自我發展”,城市供水的價格和構成中就要對城市供水和污水處理行業進行合理補償,包括對水廠的制水成本和管網運行成本的補償,固定資產折舊和利息的補償,以及企業的合理利潤水平等。因而水價結構和價格水平是水價構成的兩個重要方面。水價的價格水平可以根據成本測算加以解決。本文就水價結構參考國內城市和國際慣例進行分析,以探討城市供水的合理水價結構。
一、城市供水水價結構制定的原則
一是滿足水工業企業自身成本回收的需要;二是在制定水價標準時水價結構應盡量與國際慣例接軌;三是要考慮當地的水資源供需現狀和利用現狀,水工業企業的成本回收狀況,居民收入等基本情況;四是水價結構應簡單明了。
二、國際上通行的水價結構分析
四種國際上比較通行的水價結構形式。1998年新加坡實行一部制累進水價的標準。1998年澳大利亞悉尼市實行兩部制單一水價的標準。
。 一部制水價
在這種水價結構中,所有的水費均由用戶所消費的水量多少決定。水工業企業的基建投資、管理運行費用和利潤、稅收等各項支出均由該水費反映。我國目前采用的水價結構基本上均屬這種水價結構。這種水價結構的優點是所有用水戶均根據所消費水量支付水費,而不管水工業企業為用戶提供服務的基礎投資多少、用水戶的用水水平是大是小等其他條件。因此水價結構簡單,易于為用戶理解和接受。缺點是對水工業企業而言,由于水費全部由售水量決定,從而水工業企業的基本收入來源受用水市場的波動影響較大。
2.兩部制水價
兩部制水價由兩部分組成,一是固定水價,二是計量水價。固定水價,在一些國家又稱為水工業企業的服務費,該部分水價反映了供排水和污水處理方面的基礎建設和管理投資。
固定水價的優點是:易于測量和管理,保證了水工業企業的基本收入來源,從而有利于水工業企業的自我發展。
固定水價的弱點是:這種水價結構削弱了水的需求管理中水的價格杠桿作用,從客觀上鼓勵用水小于最小月用量的用戶多用水,而不管他們是否需要這部分水。
計量水價是由用戶所消費的水量多少決定的,反映供水成本和利潤,是兩部制水價中的變動部分。
。.單一水價和累進水價
在以上一部制水價和兩部制水價中,每一種又可以采用單一水價和累進水價的結構形式。單一水價就是對同一類用水戶采用相同的水價標準,而累進水價就是對同一類用水戶根據用水量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水價標準,又稱階梯式水價。如:新加坡的水價結構中非生活用水和船上用水,采用的是單一水價結構,而生活用水采用的是累進水價結構。累進水價又有累進加價和累進減價兩種形式。其中累進加價的形式是許多國家普遍采用的水價結構形式,也是我國有關政策法規上規定應當采用的水價結構形式。累進加價制度的優點,一方面保證了低收入家庭生存用水需要,同時也鼓勵高收入家庭節約用水,但也有缺點,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水商品市場中水價格杠桿的作用。因此,需要配合比較完善的水表系統、收費系統。
三、中國城市水價結構分析
現階段中國大中小城市普遍采用的水價結構是一部制單一水價結構,尚沒有采用二部制水價結構的城市。
。.水價的組成
從天然水源(地下水、地表水)到供給用戶,最后經城市污水處理廠流出城市或回收利用的過程,決定了城市水價組成中的以下幾個主要要素:
。ǎ保┧Y源費(對地下水而言),原水費(對地表水而言)是供水企業開發水資源而向有關部門交納的費用。而對城市水資源而言,水資源費正是協調地表水資源和地下水資源合理利用的一個價格杠桿,通過征收合理的地下水資源費,一方面可以促使供水企業多開發利用地表水資源,從而可以緩解一些大中城市地下水過渡開采的現狀,另一方面也促使人們認識到水資源緊缺的現狀,從而提高節水意識,達到節約用水的目的。
。ǎ玻┹斔、制水、配水費是供水企業實現從水源水到用戶水所發生的費用,包括供水企業的運行管理費用、固定資產折舊、人員工資等費用,可通過供水企業的成本核算獲得。這部分費用通常被稱為基本水價(或同水資源費一起稱為基本水價)。
。ǎ常┪鬯幚碣M是隨著人們節水意識的提高,污水處理廠的建設在近幾年逐步開始征收的一項費用,如廣州市于1998年1月,石家莊市于1998年7月開始征收污水處理費。
由以上費用構成的水價是城市供水企業得以良性發展的一個重要保證。
筆者認為,隨著水商品市場的逐步形成和完善,當水價處于一個較合理的價位要求的時候,水價的組成將相對簡化,只包括水資源費(原水費)、輸水、制水、配水費、排水費和污水處理費,而不在包括為城市公用事業建設、水工業的擴大再生產等事業而征收的附加費,從而我國的水價結構將逐步向國際上通用的結構靠攏。
。 用水戶類型
根據對全國20個城市的統計表明,用水戶分類從2~6類不等。最簡單的是山東萊蕪市,用水戶只有居民生活和生產經營兩類,與目前世界上大多數國家和地區的用水戶分類一致。但我國大多數城市的用水戶分類還很復雜。如:表4所示。
通過分析可知,即使是同一種分類,不同城市的用水戶性質也不相同。如廣東佛山用戶分類與大連市用戶分類的比較可以看出,我國目前大多數城市的用水戶分類偏復雜。筆者建議將用水戶分為三大類:
第一類是不以贏利為目的的用水戶,即指生活用水,包括居民生活、學校、機關、部隊、事業單位、市政園林和農業用水,它是保證家庭小生活、社會大生活正常運行、環境衛生的用水。
第二類是以贏利為目的的用水戶,即指生活用水,包括各類工業部門用水,它是保證和促進社會經濟持續發展的用水。
第三類是以水作為主要原料之一,以贏利為目的的用水戶,包括建筑業、飲食服務業、賓館、酒類飲料生產、娛樂業、澡堂、洗染業等行業,統稱服務用水。
。 關于計劃用水量
在目前我國的水價結構中,許多城市對居民生活和工業用水都有一個計劃用水量的限制(或稱基數用水量)。如在同一個用水量的基礎上,某戶居民有6口人,月總用水量為12m3,人均月用水量為2m3,而另一戶居民有兩口人,月總用水量為6m3,人均月用量水為3m3,但第一戶的水價標準將高于第二戶的水價標準,這顯然是不合理的。同樣對于工業企業,那些用水效率高與用水效率低的企業,這也是不合理的。另外,計劃用水量在現行用水量基礎上確定的計劃用水量,從而很可能偏高,用此計劃用水量作為不同水價的標準,意味著現在的用水量是可以承受的,從客觀上起到了鼓勵用水的作用,不利于人們節約用水意識的提高。同時計劃用水量是計劃經濟的產物,不利于水工業向市場經濟的轉化,也會影響用水企業的決策。由此可見,計劃用水量的制定應慎重考慮。
制定合理的水價結構是當前水價改革的一個主要任務,這不僅關系到水工業企業的自身發展、水商品市場的建立,也關系到水管理的難易,人們節水意識的提高,并且直接關系到城市水資源的可持續發展。這需要各方面每個公民的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