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 | 水務大會 | 中國水協 | 新聞 | 專題 | 企業之窗 | 求職招聘 | 會展 | 招標信息 | 行業分析
·學術 | 學術論壇 | 行業手冊 | 專家 | 書籍 | 行業圖紙 | 論文下載 | 軟件 | 通知公告 | 工程范例
·交流 | 資料搜索 | 業內辯論 | 點評 | 留言 | 在線投稿 | 網站服務 | 會員 | 友情鏈接 | English 
  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都市世界 能源世界
 您的位置:首页 >> 熱點專題 >> 事件專題 >> 水價改革 >> 關于供水企業 >> 
 
水價改革重在形成合理的機制
時間:2006-11-08  來源:中國水利報  作者:張金慧
 
 

    我國現行的低水價政策已經遠遠不能適應當前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水價改革成為全社會關注的一個焦點。水利部部長汪恕誠最近指出:推進水價改革已成為水利發展的歷史性任務。回顧“九五”期間水價改革工作取得的成績,我們深刻地認識到,抓住機遇,繼續加快水價改革步伐,建立合理的水價形成機制,是實現水利工程良性運行、實現水資源可持續利用和保障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迫切要求。
  黨中央、國務院對水價改革工作高度重視,“九五”期間水利和物價部門積極探索,水價改革工作取得很大進展。
  我國水資源短缺問題相當嚴重,已經制約了經濟社會的發展。而與此同時,水資源浪費現象又相當普遍,加劇了水資源供需矛盾。何以至此?人們一致認為,水價形成機制不合理,現行水價過低,是造成水資源短缺與浪費并存的主要原因之一。
  過低的水價給國計民生帶來極為不利的影響。水利部經濟調節司司長張紅兵分析說,一方面,低水平的水價不利于水資源的優化配置和可持續利用,不能發揮經濟杠桿的調節作用,抑制了節水措施的實施,阻礙了水資源在區域內部和不同流域間的合理配置,嚴峻的水資源形勢對我國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構成了極大的威脅。另一方面,低水價不利于水利工程的良性運行。據統計,我國現行供水水價僅為成本的12左右,而且收取率僅為50%~70%。低水價使供水管理單位長期虧損,影響了水管單位的生存和發展。低水價使水利工程的維修、養護和更新改造缺乏資金來源,造成老化失修嚴重,影響工程效益的發揮,阻礙了水利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提供服務能力的提高,同時也影響了用水戶的滿意度,增加了水費收取的難度。偏低的水價也無法使投資者獲得合理的回報,社會投資者不看好供水市場,因此不能吸引社會各方投資建設和更新改造供水工程。
  黨的十五屆五中全會明確指出,要改革水的管理體制,建立合理的水價形成機制!笆濉庇媱潯毒V要》強調要“加大水的管理體制改革力度,建立合理的水資源管理體制和水價形成機制”。這一切對水價改革工作無疑是大好機遇。
  近年來,在國家計委的支持和指導下,水利部積極組織開展水價改革工作,全國水利系統水價改革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績,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制度建設取得進展。國家《水價辦法》尚未出臺,但各地不等不靠,根據市場經濟體制改革要求,不斷探索適應新的經濟體制的水價辦法。浙江、河北、福建、貴州、甘肅、重慶等。ㄖ陛犑校┒汲雠_了關于水價改革的《辦法》。對促進中央加快《水價辦法》盡早出臺起了重要作用。
  二是供水價格水平有所提高!熬盼濉逼陂g,各地采取“小步快跑”的辦法,使水價水平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據統計,目前全國水利工程供水水價綜合平均為2.7分/立方米,比19850.3分/立方米增長了8倍,像山東省水庫灌區水價最高的達9分,遼寧農業水價調整后達5分。
  三是財政部在2000年將水利工程水費轉為經營性收費管理,徹底解決了水利工程水費性質問題,這是水價改革進程中的一個重要轉折點,標志著水價開始以價值為基礎,初步反映了市場的供求關系。
  四是推動了水管單位體制改革。水價改革促使水管單位增強了市場經濟意識,調動了其加強經營管理、加強經濟核算的積極性,促進了水管單位在體制、機制上的轉型。
  五是探索先進管理模式,努力提高水費實收率。很多地方推行了斗渠以下交給農民用水者協會管理的辦法,有效地加強了水利工程的管理和水費收繳工作。
  水價改革關系到地方區域經濟的發展和能否實現全社會的節約用水、水資源優化配置和可持續利用的目標,也因而得到了社會各界的支持。2000年國家計委會同水利部和建設部制定了《關于改革水價促進節約用水的指導意見》,2001年國家計委會同水利部和農業部制定了《關于改革農業用水價格有關問題的意見》。同時全國各地也積極爭取水價政策,并從節水目的出發紛紛調整水價。不僅農業,近兩年來許多城市也都大幅上調了水價,北京制定的26項節水措施中“調價”位居其首。人們已逐步認識到,通過水價改革,讓水價真正、完全地反映水資源的稀缺程度,反映出水資源的供求關系,才能增強人們的節水意識,才能引導人們自覺調整用水數量和產業結構,把有限的水資源配置到最重要的地方和效率最高的環節和用途,實現水資源在全社會的優化配置和可持續利用,從而保障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水價依然偏低且結構不合理,科學合理的水價形成機制亟待建立
  水價改革雖然取得了一定成績,但還存在許多問題,突出表現在水價形成機制不合理、水價標準仍然偏低上。據了解,目前全國水利工程供水平均水價只占供水成本的57.5%。
  現行的水費計收辦法是1985年國務院頒布的《水利工程水費核訂、計收和管理辦法》,該《辦法》從理論上確定了水利工程供水屬于商品的概念,在促進我國水利發展上發揮了重要作用,現在仍是中央和地方各級有關政府部門規范管理水利工程有償供水行為的主要法律依據。但是該《辦法》至今年已有16年了,國家的經濟政策發生了很大變化,有關水價的政策也應隨之改變,使作為商品的水真正按價值規律定價。
  我國目前的水價定價模式基本上都是政府定價。政府在充分考慮用戶(特別是農民)承受力的情況下,以供水單位的成本補償為基本定價原則且標準較低。這種價格形成機制是在計劃經濟的制度環境下產生的,已不適應新形勢的要求,其缺點是一方面不能真正反映水的供求關系,不能真正反映水資源的稀缺程度;另一方面也不能形成對水管單位有效的成本約束,導致水管單位存在人為擴大成本的動機和傾向,增加了政府調控價格的壓力。而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價格是調節市場供求關系和資源配置的最重要手段,因此水價的形成應該更多地讓市場發揮作用。
  汪恕誠部長在分析什么是合理的水價形成機制時說,首先要看這個機制是否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改革進程相適應。此外,至少還應有以下幾個標準:其一,是否有利于促進節約用水、水資源保護和水資源的優化配置;其二,是否有利于水利工程的可持續利用;其三,是否有利于正確處理供水單位、用水戶、投資者及相關各方的利益關系。
  如何建立合理的水價形成機制呢?汪部長曾經分析指出:第一,要盡快修訂和完善水價法規和政策,首先要著力完善水價的確定原則,明確水價是由資源水價、工程水價和環境水價三部分組成,要圍繞這三個部分制訂和完善水價的法規和政策。第二,要完善水價的確定程序,充分體現用水戶參與管理的原則。第三,要調整水價的決策機制,要使水價的確定逐步走上政府宏觀調控、涉水各方民主協商、水市場調節三方有機結合的路子。
  談到水價和水價形成機制問題,就不得不談到水權。水權理論是水資源優化配置的基礎,一些國家的實踐證明,水權的確認以及水市場的建立,不但保證了水資源的高效利用,而且促進了供水價格的合理確定。為此,當前我們要重視水權理論的研究與應用。值得一提的是,水權理論已經得到社會有關各界的重視,并已在研究和實踐中。
  建立合理的水價形成機制必須要改革供水管理體制
  推進水價改革要從哪些方面入手呢?日前記者在走訪負責水價工作的水利部經濟調節司時,有關負責人介紹說,今年在積極推動國家《水價辦法》盡早出臺的同時,還要重點抓好以下幾方面工作:一是加快推進農民用水者協會制度建設;二是推進兩部制水價實施,強化用水定額管理;三是開展供水管理單位區域供水平均成本試點工作,以加強供水管理單位的成本自律,強化管理,提高服務水平;四是與國家計委聯合進行水價調研工作;五是研究水價與區域產業結構調整和經濟布局的關系。
  的確,水價改革不是簡單地漲水價,必須扎實地做好基礎工作。換句話說,即使水價水平提高了,如果其他改革措施跟不上,也會增加水費計收的難度。目前全國平均水費實收率較低,水費計收中又存在著嚴重的中間加價、收費以及截留、挪用水費現象,形成一方面水價并不高、一方面用水戶負擔重的怪圈。據有關部門調查,湖南岳陽市鐵山灌區19941996年共向岳陽縣供水2.02億立方米,應收水費242.4萬元,實收171萬元,而農民實際繳納水費卻高達1440萬元,超過實收水費1269萬元。這里邊的問題不言而喻,也足見搭車收費問題之嚴重。
  水費計收與管理是價格政策落實的重要內容,這項工作抓好了,將有利于新一輪水價政策的出臺。要抓好這項工作,當務之急是必須改革供水管理體制。
  改革供水管理體制,首先是要改革水資源的管理體制,即變“多龍管水”為“一龍管水”。因為水資源分割管理,將本應是一個整體的水價,人為地分割為水利工程水價、自來水價格和污水處理費三種價格,使得它們相互制約、互為掣肘,不利于水價的整體改革進程。在當前的這種水資源管理體制下,我們重點要抓好水利工程供水管理體制的改革,特別要加大農業供水管理體制改革的進程。
  加快農民用水者協會制度建設是農業灌溉用水水價改革的重要突破口
  前不久召開的全國水價工作會議明確要求,今后水價改革工作重點之一,是要大力推進農業灌溉末級渠系的產權及管理制度改革,推行用水戶協會等民主管理制度,引導用水戶積極參與供水工程運行與維護,增加水價管理的透明度,減少中間環節的加價和收費,提高水費實收率,使農業節水工作落到實處。
  其實,在多年的水價改革實踐中,許多地方積極探索并取得了很好的經驗。全國特大型灌區之一的內蒙古河套灌區近幾年水費收取率一直為100%,他們的成功之處關鍵在于推進供水管理體制改革,成立用水者協會,實行民主自治管理。據了解,西方發達國家在農業供水中普遍推行用水戶參與管理。從我國的實踐看,凡是成立農民用水者協會的灌區,水費實收率都比較高,但為什么許多地方沒辦法成立用水者協會呢?水利部經濟調節司鄭通漢副司長分析原因說:一是存在一種搭車收費的利益群體從中阻撓;二是沒有相應的規則與制度,用水者協會權威地位不牢固;三是農民自理能力不足,對自己治理的能力沒把握。
  為加快推廣用水戶協會等民主管理制度,全國水價工作會議要求各地水利廳(局),要積極推動各地政府和水管單位共同做好此項工作。要制訂一套規則來樹立用水者協會權威并確立其地位,政府要介入組建工作以打破利益群體阻撓,要組織參觀、培訓,提高農民自主管理能力和自信心。
  這里為什么強調供水管理體制改革呢?因為供水管理體制改革對于水價制訂和水費計收的改革有著非常重要的促進作用,它們之間互為配套、相互促進,缺一不可。如河套灌區,他們實行了季節浮動水價和超計劃用水加價的辦法以提高農民的節水意識,但是,如果沒有用水者協會制度的完善,即使水價提得再高,水費收取率也將大打折扣。因此,深化水管單位體制改革意義重大。
  當然,在推動水價改革中,更要積極地推行兩部制水價。當前的水價制度基本上是單一的計量水價,即用多少水花多少錢。這表面上看是合理的,其實這種單一計量水價,不僅沒有反映水資源的稀缺程度,而且不能保證水管單位的最基本運行。因此,水利部要求各地在今后的工作中要進一步完善科學的水價制度,大力推行基本水價和計量水價相結合的兩部制水價?傊,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逐步建立的今天,水價改革是大勢所趨。當前是水價改革的大好時機,我們一定要抓住機遇,找準突破口,循序漸進,扎實推進,推動合理的水價機制早日形成。

 

 

 
打印】 【網站論壇】 【字體: 】 【發表評論】 【關閉


業內交流
更多關于 水價改革重在形成合理的機制 的資料
 

熱點專題

2018水世界企業高級會員

第十二屆中國城鎮水務大
最新更新論文
最新圖紙更新

絮凝沉淀池圖紙

臭氧消毒制備間及接觸氧
·絮凝沉淀池圖紙
·臭氧消毒制備間及接觸
·氣浮機圖紙
·造紙廢水全套圖紙
推薦書籍
《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作者:任南琪
內容簡介:

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中國水協)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城鎮水務發展戰略國際研討會指定網站 國際水協會中國委員會工作網站
全國中長期科技發展十六項專項之一、中國十六大中長期重點專項-中國水體污染防治重大專項發布網站
承辦: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3-2009 版權所有 京ICP備06062082號-1 京公海網安備110108001947號
通信地址: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北附樓312室(100835)
Email:water@chinacitywater.org Fax:010-88585380 Tel:010-88585381-814
版權所有: 水世界-中國城鎮水網.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導航 - 投稿 -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