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2001年4月10日,江蘇省水價改革座談會在大豐市召開.來自省、市水利部門的領導和專家匯聚一堂,點評該市水價改革的基本經驗,結論是:大豐市的做法可以向全省推廣.目前,大豐市已初步實現了水費由行政事業性收費向經營性收費的平穩過渡
關鍵字:水價改革
經驗
江蘇省大豐市
主要經驗有以下幾點.
1
輿論先行
自2001年1月1日起,水價改革在江蘇省正式啟動.當時,大豐市水價改革面臨諸多新情況:鄉鎮區劃調整,水價適度調高,尤其是地處里下河地區的鄉鎮,水資源相對豐富,人們的商品意識淡薄,等等.這些問題直接關系到水價改革的順利進行.多年來,大豐市水利局已在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首先,從強化宣傳、統一認識入手,每年投入宣傳經費近10萬元.結合水法宣傳,在報紙、廣播、電視辟專欄、搞專題;在閘、橋、涵等水利工程設施及交通要道等處制作固定標語,向社會發放臺歷、紙水杯、明信片等水價政策宣傳物品;每年水法宣傳周、節水節能宣傳周期間,利用車船走村串戶巡回宣傳,大造輿論,在市區設立水價改革知識咨詢臺,向群眾解答有關問題.2001年,為進一步擴大社會影響,市水利局又開展了水價改革宣傳突擊月活動,充分利用新聞媒體,形成立體交叉、全方位水價宣傳格局,督察組宣傳小分隊還多次走村串戶,了解農民內心的真實想法,解開他們心中的“結”.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終于讓千家萬戶確立了一個觀念:用水必須交費.
2 貴在創新
面對水價轉型改革,過去許多作為行政事業性收費管理的規章制度,已不適應水費經營性收費管理的新形勢,在無現成的規章制度可資借鑒的情況下,該市水價改革主要抓好“三個創新”.
一是制度創新.為使水費工作規范操作,市政府和市水利局從實際出發,先后制定了《關于水利工程水費由事業性收費轉為經營性收費管理的宣傳提綱》、《大豐市水利工程水費核訂、計收和使用管理實施細則》、《大豐市水利工程水費票據管理及水費解交辦法》等具有可操作性的文件,為水價改革提供了政策依據.
二是機制創新.大豐市水利局在原水利工程水費管理所基礎上,增掛“大豐市水利工程供水處”牌子,實行一套班子、兩塊牌子,并充實工作人員,切實加強對水價改革的領導和管理.與此同時,為了保證農業水費收交工作的順利開展,該市在確立各鎮水利站作為水費收交主體的同時,還要求鄉鎮在各村的村支部書記、主任、總帳會計中選聘一名政治素質好、業務能力高、有豐富基層工作經驗、在群眾中有一定威信的同志擔任村級水費征收員.經審查批準,全市372名水費征收員經過業務培訓獲得了水費征收員資格,已由各鄉鎮水利站聘用,并頒發了聘書.這372名水費征收員中,有119人為村黨支部書記,38人為村委會主任,215人為村總帳會計.征收員中黨員348人,占總人數的92.55%,體現出較好的綜合素質.
三是體制創新.市水利局與水利站、水利站與村水費征收員、水利站內部干部職工,層層簽訂了水費收交工作責任狀,形成了一級抓一級、一級管一級、一級對一級負責的局面.各水利站采取一人包一村或一人包幾村的做法,將水費征收責任落實到每個水利站工作人員身上,并把個人工資、獎金、福利待遇與收費完成情況緊密掛鉤,多收多發,少收少發.對村級水費征收員,他們從頭開始,嚴格管理,確保不發生問題.具體把好征收、票據、資金和政策四個關.
3
重在落實
水利工程水費,從行政事業性收費轉為經營性收費是一項全新的工作,涉及到方方面面,工作量大,按照常規運作,時間會拖得太久.為此,大豐市水利局突出重點,狠抓落實,贏得了主動權.具體做法如下.
第一,加強聯系,爭取支持.市水利局主動與市委農工部和縣工商、稅務、物價、財政等部門取得聯系,商討做好水價改革工作的措施,從而形成強大的推動力.2001年元月12日,市稅務局辦理了稅務登記,2月中旬專門印制了水費計收專用發票;市物價局發放了收費員證,并進行了為期一天的收費知識培訓;市委農工部及時提供了全市土地二輪承包資料.市水利局還主動向市政府負責同志請示,爭取把水利工程水費征收和農業稅征收工作同等對待,做到同樣重視、同樣布置、同樣督促,將其作為一項中心工作來抓,為做好水費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第二,“四個同步”,搞好服務.由于水價改革和農村稅費改革同步進行,市水利局抓住這一契機,做到“四個同步”:面積和稅費面積同步;公示和農業稅公示同步;發放公示卡和發放農業稅繳納通知單同步;水費征收和農業稅征收同步.這樣,緊密結合農村稅費改革,實現水費的按時足額收交.在具體收費過程中,各水利站積極搞好服務,優先幫助完成農業稅費,然后突擊收繳水費,這一舉措得到地方政府的贊同和支持.
第三,執行政策,考核激勵.大豐市水利局充分意識到,農村稅費改革政策性強,其行政力度要遠遠大于水價改革.但水價改革也有其特點,通過市場化運作,抓好村級收費員的工作,是水費征收中的一個關鍵環節.市水利局按照政策規定,通過適度提高手續費,加大獎勵返還比例;按考核細則要求,多收多獎勵,提前解繳提高返還百分比等激勵措施,調動了收費人員工作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面對取得的成績,大豐市水利局并沒有沾沾自喜.他們充分認識到在水價改革的實際工作中,仍有一些不完善之處和薄弱環節.對此,市水利局將把水價制度創新與機制創新有機地結合起來,以制度創新來規范機制運行,以機制運行來完善制度創新,使水價改革工作再上新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