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是一個水資源十分匱乏的國家。據有關資料顯示,我國668座城市中有400多座缺水,人均水資源的占有量世界排名在百位之后。然而,我國水資源在開發和使用過程中的浪費現象卻十分嚴重。更重要的是,現在水價相對低廉,并沒有完全反出映水資源的緊缺程度,因而價格對于浪費水資源的現象沒有產生多少制約作用。所以,上調水價,通過經濟杠桿抑制水資源開發和使用的浪費現象,使水價能夠真正反映其稀缺性,同時能夠使公眾養成節約用水的好習慣!但是,開源節流,應該調整的只是水價嗎?

節約用水迫在眉睫

北京節約用水大會日前首次明確提出今年將適時調整水價。調整方案最快有望兩個月內出臺。除北京外,包括上海、沈陽等多個城市都在醞釀上調水價。據了解,水價主要包括原水費、自來水處理費、污水處理費,對于北京等水資源不充沛、水質比較差的城市來說,調高原水費難以避免;污水處理費未來也存在調高的趨勢。

涉及水價調整要兼顧開源與節流并重

近日以來,關于上海水價的調整問題,見仁見智,各方都有不同的意見。目前看來上海水價上調看來已經肯定,究竟調多少、怎么調,不久前有關部門開了聽證會,聽了各方代表的意見,而社會上對此也議論紛紛。這畢竟事關市民的日常的切身利益。筆者認為,涉及水價調整要兼顧開源與節流并重。[全文]

水價調整 熱議聽證

近三十年,由于人口的增加、國民經濟快速發展、污水排放未經有效處理和全球氣候變化等諸多因素的疊加,導致有限的水資源日益短缺,水資源供需矛盾異常尖銳。近年來,提高水價成為一種常態,引起社會各方的高度關注。水價聽證會每聽必漲,成為社會議論的話題之一。綜觀我國近年水價調整過程,盡管存在不同程度的問題,但總體來看水價調整取得一定成效。

水價調整成大勢所趨

目前,上海的水價上調已經進入了聽證會階段。在4月27日由上海市發改委召開的聽證會上,有兩種水價調整方案被提交。同時,北京的水價上調呼之欲出,此外包括沈陽在內的多個城市也在醞釀提高水價。

自2001年以來,北京的水費曾連續四次調整,綜合水價從每噸3.01元提高到目前的5.04元。分析人士認為,由于水價與油價不同,并不實行全國統一價,而是根據不同城市通過聽證自主確定。而各個地區的水質差異也導致水價無法統一。

對于醞釀水價調整的城市來說,促進用水節約、提高供水質量,甚至是改變水務企業的普遍虧損狀況都被認為是價格調整的重要立意所在。

調整動態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