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熱點專題 >> 事件專題 >> 藍藻防控戰 >> 

中國水質在線監測在艱難中起航

時間:2009-05-25 來源:網易探索 作者:

從政府到企業

即使自動水質監測系統廣泛安裝在所有可能的污染點上,它們能不能起到真實的作用,還有賴于當地企業和監管部門的配合。

邱彤宇就指出,現在的法律法規要求污染企業安裝并且啟用水質監測儀器以防止水質污染的發生,但是這些儀器很可能僅僅是個擺設,誰也不愿意去用這些監測設備,因為誰也不想看到產生對自己不利的數據。

在很多地方,現在對污染企業的要求是必須每天4次通過自動水質監測系統向當地的環保局回報監測結果。作為應對上面政策的“對策”,會產生污染物的企業只要改變每天的排污時間,很容易就可以避免被自動水質監測系統發現污水的真實數據,而且,也無法確保污染企業會去維護那些自動水質監測系統。

根據國家環保總局(現在的環境部)于2005年發布的管理條例,沒有在規定的時間內安裝自動水質監測系統的企業,可處以1萬元以下的處罰;對于損壞監測設備、篡改監測數據的企業,可處以10萬元以下的處罰。這些錢遠遠少于建造和維持一個污水處理設備所需要的花費。顯然,從經濟角度而言,即使排污企業的違規行為被發現,它們的損失也并不大,違法受到的處罰不足以讓它們吸取教訓。

要解決這個問題,有必要將自動水質監測系統委托給一個第三方機構建立和維護。這個第三方機構必須獨立于環境監管部門和污染企業之外,而且擁有一定的專業資格。目前,已經有了這樣的第三方機構,比如總部設在廣州的廣東新創建環境投資公司已經在花都區成功建立了自動水質監測體系。然而,該公司的首席專家周曉嶸訴苦道:“建立這樣一個可靠的系統已經沒有問題。問題在于用來更新試劑和調節儀器的資金遠遠不夠,這些資金目前只能來源于當地的環保局。所有人都會對你說監測環境變化的重要性,但是沒人想為這個工作買單。”

從出現問題到解決問題

在我國,與水質監測相關的部門,除了環保局之外,還有承擔著河流水質監測的水利部,以及負責城市水資源利用和城市污水灌溉的城鄉建設部。邱彤宇認為,如果這些部門緊密合作,共享數據,就能大大提高自動水質監測系統的效率和可信性。打個比方,在某地的污染企業非法排放了廢水,并通過隱瞞數據使得當地的環境監管部門沒有得到信息,但是它們排放的廢水,一定會影響到附近河流的水質,當地的水利監察部門將會發現這個異常數據。如果水利監察部門能及時把這個情況反饋給當地的環保局,污染企業繞過監測儀器偷排污水的行為就有可能被抓住。

中國水利部水質監督檢驗測試中心的劉曉茹工程師在談到這個問題時說道,我們也很希望能和其他的水質監察部門分享和分析數據,但是,要從環保局拿到我們需要的數據不是個容易的事。具體怎么解決這個問題,有待于上級領導的協調。

北京公眾與環境研究中心的馬軍則寄希望于透明的監管體制和強大的公眾壓力。如果當地的民間社團和一些專業組織,能從環境監督部門的網站上獲得所有的自動監測數據,再結合它們自身的觀察和分析,哪些數據是否作假,就一目了然了。

自然環境的惡化,污染物質的排放,直接影響到了當地人民群眾的生活和健康。為了一個好的環境,每個人都會行動起來,將環境監督部門所得到的數據和實際的環境變化相聯系,阻止偷排污水隱瞞數據等問題的出現;谶@種壓力,自動水質監測系統將更有效地發揮對潛在的污染企業的監督;而對于環保部門,也不會讓違法的排污企業成為“漏網之魚”。

上一頁 頁碼:[<< 1 2 3 >>] 下一頁 共3頁

打印】 【網站論壇】 【字體: 】 【發表評論】 【關閉

微水會

第十六屆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

推薦書籍


    《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作者:任南琪
    內容簡介:

    《水的再生與回用》
    作者:【美】林宜獅
    內容簡介:

合作邀請:010-88585381-805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